如果要说历史上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物,李贺绝对算得上一个。他少小聪明,七岁能诗,一直到27岁,他流星般的生命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诗篇,现存的有200多首,几乎首首都是经典。但才华横溢的他却仕途坎坷,人生艰难,以至于在大好年华中郁郁而死,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

壹 李贺出生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如果往前推几代,他的出身并不低,因为先祖是李唐宗室,所以他常常称自己唐诸王孙李长吉。 说是这么说,但事实是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已经很落魄了。他父亲李晋肃未去世前任陕县县令,要养活一大家子非常不易,所以李贺家境很清贫。 他后来有诗言: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意思是要千里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这是李贺在洛阳送别去江西谋生的小弟时写的。 李贺才思敏捷,七岁能诗,尤其擅长“疾书”,就是写东西比较快,而且从小也好学。史料记载,李贺平时没事时就喜欢骑着毛驴带着小厮出去采风,路上有灵感想到好的诗句就记纸上,放进随身背的锦囊里,回家立刻整理成诗,因此经常废寝忘食。母亲看在眼里,非常心疼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肝呕出来才会停下来吗?”

正是因为如此刻苦,李贺的诗也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了。当时文坛大家韩愈很喜欢提携晚辈,很多年轻的学子都会像韩愈干谒诗文,当韩愈读到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时,不禁拍案叫绝,说着如果这首诗是当代人所写,我一定要去见识的话,就去找李贺了。 于是韩愈第一次和李贺见面,就在如此情况下发生了,李贺当面写下了《高轩过》来记录这件事,韩愈更加肯定李贺的才华,并且嘱咐他好好学习,等丁忧期满去参加科举。

贰 公元810年,李贺踌躇满志地参加了河南的府试,一举获得年底赴长安应进士举资格。可是当李贺全力备战科举时,却收到了取消考试资格的消息,理由是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犯了父讳,作为人子,理应避讳。 人红是非多,这是遭小人嫉妒了。这事李贺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去找亦师亦友的韩愈。 韩愈一听也急眼了,李贺是自己非常看好的后辈,决不能如此埋没,于是赶紧上书为李贺辩解,激动下甚至还说抛出“父亲叫李晋肃,他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那他父亲要是叫李仁,儿子是不是就不能做人了”的说法? 只是韩愈的据理力争也无法改变李贺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结果。现实对他就是这样残酷,他只能怀着悲哀绝望的心情,黯然伤神地离开那曾经使他热切向往的京城,回到昌谷老家,出城时他写下《出城》一诗记录自己复杂的心情。 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回家重温欢乐温暖值得欣慰,但无法取得官印而归这件事真的很可悲。心爱的人当会忍着苦痛询问怎么了,听说了如此遭遇后也只能默默相对而泣。

也许科举这事对他打击太大了,让他心里始终存在一种抑郁的阴影,境由心生,心情不美丽,做任何事都会受影响,这也许就是他体弱多病比较重要的原因。 公元811年,可能是韩愈的力荐,朝廷就让李贺以荫补的方式入仕,做了从九品的奉礼郎。这个职位主要管朝廷举办各种活动,祭祀、朝拜类的事情。 虽说踏上了仕途,但李贺很快就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这活典型就是活多钱少福利差,早起熬夜还挨骂的差事,李贺就经常向朋友抱怨。 说自己20岁就觉得生活一片灰暗,就感觉心如死灰了,每天饮酒度过这该死的时光。 当一个人灵魂在流浪时,肉体绝对也无处安放,所以这份差事,勉强干了三年就称病辞职了。

叁 心病还要心药医,回到家之后,身体稍有好转,日子还要继续,他就想到南方寻个差事。于是他从安徽出发一路南下,去金陵、湖州、杭州,然后继续向南,去了广东。之后再经湖南、湖北,云游了一大圈,“九州人事皆如此”,虽然看过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但仍是一无所获,只能又灰溜溜回到昌谷,在乡亲们“读书无用”的言语下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其实李贺的心里还是想建功立业的,他是有抱负的,既然文路不行,那就走武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李贺在潞州朋友张彻的荐举下投笔从戎,他到在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中做了幕僚,负责文秘工作。但奈何北方藩镇跋扈,叛乱是越来越多,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做了三年幕僚的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又回到昌谷了故居。

哀莫大于心死,这次回来,李贺不再追求功名,加上他的身体也不好,就带病开始整理自己的诗文。 也许是和李贺曾经做过奉礼郎,经常要和祭祀打交道,又或许是和他自己的坎坷遭遇又体弱多病的身体有关,在他笔下有着一个奇幻瑰丽的世界,魂魄、鬼泣、血泪等词大量充斥在他的诗中。 有魂魄在阴风中寻梦,有恶鬼点燃忽明忽灭的松花灯,有上坟的纸钱在鬼魂的抢夺中嘶鸣,有幽灵在墓地上空飘忽不定,有鬼魂到处在唱歌…… 乍读只觉鬼气森森,令人毛骨悚然,看似诡谲,其实很讽刺。就是因为这种空灵诡异、极富浪漫想象力的诗风,在诗坛独树一帜,自成一体,李贺因此被后世称为“诗鬼”。

肆 时间来到公元816年的深秋,这一年李贺27岁,他这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他躺在床上,旁边坐着的是照顾他的姐姐。 久霾的天气今日放了晴,秋天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棂撒在了房间里,照在李贺的脸上。房间里充斥着难闻的药味,李贺姐姐起身欲去推开窗户通通空气。 这时床上的李贺眼皮蠕动,他艰难地睁开眼睛,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气。他看见房间的光线,想伸手去抓住,曾经举手之劳的事,如今却再也抬不动了。 “飞光飞光,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姐姐听到李贺的动静,欣喜异常,急忙小跑过来。 “长吉,你感觉,怎么样?” 李贺没有回答,双眼浑浊的看着姐姐,好一会才说话。 “阿姐,我刚刚看见一位骑着赤龙、手持太古篆字笏板、身着绯色衣服的神仙,他到家里来叫我走。我说母亲又老又病,我还得照顾母亲呢,实在走不开,要不就算了吧。他却告诉我,天帝建成一座白玉楼,想请我去写一篇赞文。还说天上的生活一点都不苦,快跟我走吧。” 姐姐闻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一直都在房间,除了那一缕阳光,哪有什么人来过,这分明是弟弟回光返照的迹象。 “阿姐,人间太苦了,我要走了,母亲就拜托你了,我好不甘心呀……” 一滴眼泪从眼角悄然绽放,待滴落在枕巾时,李贺已然气绝。 这个故事是记录在李商隐的《李贺小传》里,说是李贺的姐姐讲得,读完让人唏嘘不已。

结语 李贺和跟王勃一样,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七岁,少年英才让人太可惜。但他以自己短短的生命,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留下了不一样的瑰丽。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贺能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被后人称为——诗鬼,他大概原本就是不属于人间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