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夏农村的西瓜特别难卖。往年这时候客商早就来签合同了,可今年连地头都没人来。村里老李头说他家西瓜三毛多一斤都卖不出去,比成本价还低两毛。收购站墙上还贴着去年的价格单,那时候客商答应五毛钱收瓜,结果到摘瓜时候价格突然涨到七八毛,好多人都违约跑路了。

去年最闹心的就是那场纠纷。听说同心县有农户坐地涨价,结果客商不干了,瓜全烂在地里。这事传开后,外地人今年都不愿来了。枸杞也出了问题,有农户用硫磺熏颜色,以前能出口欧洲,现在人家查得严,好多货都被退回来了。

现在政府给支了不少招。建了电商平台,还有扫码能看种瓜过程的系统。可惜这些还没咋用起来,村里不少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有的村成立合作社,统一谈价钱,可大部分还是各家自个儿卖。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觉得种瓜不赚钱还累,谁还愿意回来?

最头疼的是价格乱。有的挂硒砂瓜标志,其实根本没按标准种,外地客商不信了,宁愿去新疆云南买。县里最近开了会,说要成立监督小组抽查定价,还给守信用的农户贷款加分。不过大家心里都没底,政策能不能真落地还不知道。

客商现在特别小心。有甘肃的过来签小订单,可压价压得狠,农户怕伤了行情,又舍不得让低价。王家沟的陈大哥说,他们家瓜贱卖了两车,但总比烂地里强。老瓜农唉声叹气,说攒了十年的好名声,就因为那几毛钱全砸了,客商记仇,怕是一两年回不来。

宁夏西瓜要凉了!不是瓜不甜没人要,有客商透露,去年签好五毛

最近镇上来了几个戴红袖章的,说是监督质量的。但大部分农户还是按老法子种,用不用硫磺全凭自己。年轻一代就更不在乎了,觉得种瓜没前途。县城集市上,零散卖瓜的摊贩越变越少,摆摊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

县里电商平台搞促销,一天能卖出几百单,可大部分都是低价处理。快递费用又高,算下来反而亏本。有些农户开始试直播卖货,对着镜头讲种瓜不易,可没人看没人买。

镇上小学开家长会,老师问孩子们将来想做啥,没一个说想当农民的。年轻人都盯着城里工作,哪怕送外卖送快递也比种地体面。老张头说他儿子在西安打零工,说回来种瓜被人笑话。

政府新政策里提到要给合作社补贴,可现在加入的太少。村干部挨家动员,说统一管理能保价,可大家还是信不过。有农户偷偷跟私人客商谈价,怕合作社扣他们好处。

最近几天又有客商试探性来收瓜,但价格太低,农户心里不平衡也只能卖。镇上仓库堆满滞销瓜,有瓜贩趁机低价囤货,等价涨了再出手。老瓜农蹲在地头抽烟,看着地里没人收的瓜,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收购站老板说现在连运费都赚不回来,外地来的车宁愿拉空箱回去。镇上饭馆里的客商越来越少,宾馆前台说今年入住率才四成。

年轻代办人开始学用短视频带货,拍些田间实景。但视频发出去没人理,偶尔有个订单还是熟人帮忙买的。

县里质量监督队第一次行动,在枸杞园抓了几个违规熏硫磺的农户,罚了款。可村民私下议论说,没被查到的照样干。

现在镇上的西瓜车比往年少一半,路上还能看见被太阳晒爆的烂瓜。有村民把地里的瓜全铲了,说明年换个种法,不知能不能行。县道边的标语写着"乡村振兴靠产业",底下积了层灰。

老瓜农们聚在晒谷场抽旱烟,抱怨现在人不讲信用了。年轻娃们在旁边玩手机,聊着打工见闻。没人知道明年这时候,地里的西瓜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宁夏西瓜要凉了!不是瓜不甜没人要,有客商透露,去年签好五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