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例(上)彰显大将风范 1、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兵力不足10万对抗兵力17万,全军覆没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1世纪,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兵力3万对抗兵力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孙武认为,楚国疆土比吴国大,人口比吴国多,尽管国力出现了衰败的迹象,但军事实力仍然很强大。吴国连年打仗,军资消耗过大,应该等待更好的机会。孙武还建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 公元前506年,吴军认为攻打楚国的时机成熟了。由于当时楚国的兵力仍然数倍于吴国,统帅孙武决定采用快速作战的方针。他挑选精壮士兵数千人,以急行军的方式,秘密挺进到楚国的边境。毫无准备的楚王得到消息,急忙派大将囊瓦和沈尹戍率领全国兵力迎敌。双方在柏举(今湖北安陆一带)展开决战。沈尹戍向囊瓦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正面设防,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迂回到吴军的背后,然后对吴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这是楚军击败吴军的最好途径。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

3、阴晋之战吴起兵力5万对抗兵力50万大败秦军 吴起对魏武侯说:“我听说人有短处有长处,士气也有盛有衰。您不妨试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让我率领去抵挡秦军,如果不胜,就会被诸侯讥笑,丧失权威于天下了。但这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我敢去尝试。譬如现在有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派一千人去追捕他,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这是为什么呢?是怕他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所以一个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像那个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于是魏武侯采纳了吴起的意见,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为步兵,并加派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人,由吴起统领反击秦军。

4、伊阙之战白起兵力12万对抗兵力24万全歼 按照秦昭襄王后来的说法,这一战彻底伤了韩魏两国的元气,似乎是歼灭了两国的主力精锐——由此,韩魏显然是在伊阙投入了近乎倾国之兵的。这样,联军总数超过三十万甚至四十万、五十万都是有可能的。反过来,秦军“不能半之”显然也只能认定为“不到一半”那么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可能性都存在——在对方总数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秦军的数量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了。所以,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伊阙之战参战兵力为韩魏联军24万、秦军12万,是很有问题的。

5、巨鹿之战项羽兵力2万对抗兵力40万歼灭 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齐、燕等各路援军也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了其副将,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6、彭城之战项羽兵力3万对抗兵力56万歼20万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楚军依靠项羽的雄才大略,坚毅果敢的指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7、井陉之战韩信兵力3万对抗兵力20万灭赵,俘赵王歇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8、潍水之战韩信兵力数万对抗兵力20万灭齐 项羽和韩信一直没有正面相交的机会,实在是可惜。垓下之围的时候项羽都已经大势已去了,不能算正面交锋。~~项羽习惯打以少胜多的仗,韩信喜欢打有把握的仗。他们俩实打实的打一场短兵相接的仗的话,项羽必胜,但如果拉长战线,打一次会战,时间打长的话,韩信必赢。项羽是一个战争英雄,韩信是一个战役奇才。潍水之战,龙且手下有20万军队,被韩信水淹全军覆没,彻底断送了西楚的有生力量势力。如果项羽亲自带队打的话,还是韩信的胜面比较打,地形上,项羽无法发挥人数多的优势,而且项羽的大后方被彭越打游击,粮草运输很吃力。

9、昆阳之战刘秀兵力不足2万对抗兵力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昆阳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是发生在王莽新朝末年的一场大战,王莽当时的兵力有四十二万,而刘秀阵营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实力悬殊实在太大,但是,刘秀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呢?先看一下双方阵营的指挥官,王莽一方是王邑、王寻;汉军是刘秀、王凤和王常。刘秀在这一战中打垮了王莽的军队,一举成名,名震天下,为以后建立东汉政权,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王莽为了与汉军作战,从各州郡选兵,然后,限期到洛阳附近集合,经过挑选,最后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四十二万多人,号称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到了一起之后,开始向颍川前进。在颍川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部队,随即向昆阳方向进攻。大军逶迤千里,粮草辎重络绎不绝,声势浩大。

10、兖州之战曹操兵力数万对抗兵力数10万迫降30万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