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皇帝家也有穷亲戚,用这句话来形容宋朝是再合适不过了。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虽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子孙同样属于皇族,可地位却远远不如赵光义的子孙。那么,赵匡胤一脉在北宋一朝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古代皇位的传承,大多数都是父子相传,很少有传位给自己兄弟的。可赵匡胤驾崩后,为什么却是他弟弟赵光义当上了皇帝呢?要知道,赵匡胤并非无嗣,他不但有两个儿子,而且他这两个儿子的评价都还挺高。虽然《宋史》中说,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前逼他与赵光义订立了金匮之盟,然而在民间传说和野史中,都说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甚至还有“烛光斧影”的传闻。
兄弟阋墙
,只能让外人看笑话。先不说“烛光斧影”的真实性到底有几分,仅仅从金匮之盟中另外几位皇位继承人的结局就能看出,这个金匮之盟的说法似乎很难站住脚。
金匮之盟的订立者是杜太后、赵匡胤和赵光义,记录者是宰相赵普。那么,杜太后为何要逼儿子赵匡胤订立这么一个盟约呢?原来,这老太太临终前认为,是由于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个小小孩童,才使得赵匡胤当上了皇帝。倘若后周皇位由年纪大的人继承,赵匡胤这个皇帝铁定当不成。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杜太后才逼着赵匡胤与赵光义签下金匮之盟,约定待赵匡胤百年之后,大宋皇位交由赵光义继承,赵光义之后再由四弟赵廷美继承,等到赵廷美百年之后,换位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如果大宋的皇位真能按照金匮之盟中的约定传承下去,那对赵匡胤一脉虽然不是很公平,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因为皇位最终还是会回到赵德昭手中,至于赵德昭以后会将皇位传给谁,那是他自己的自由,金匮之盟中并未做约定。然而,面对皇权的诱惑,这个金匮之盟显然不可能顺利执行下去。
金匮之盟中约定的皇位是三传,即赵匡胤传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传赵德昭。先不说二传三传,这个金匮之盟在第一传时就出了乱子,金匮之盟中的另外几位皇位继承人全都离奇去世。先是赵德昭自杀身亡,后是赵廷美离奇病死,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突然暴毙。如此一来,金匮之盟中约定的皇位继承人全都没了,皇位只能传给赵光义一脉。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可能出于愧疚心里,在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三人过世后,对他们的直系后代都比较照顾,封赏十分丰厚。然而,当赵光义驾崩后,他后面的几位皇帝就开始对赵匡胤一脉的后人进行打压了。尤其是到了宋神宗时期,他对自己的这帮穷亲戚更是看不顺眼,甚至将赵匡胤一脉的直系后人从玉蝶中除名,等于是变相剥夺了他们的皇族身份。
当然,为了安抚赵匡胤一脉的后人,宋神宗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这是这个办法却显得缺德至极。宋神宗设立了一个安定郡王的爵位,这个爵位等于是专属于赵匡胤一脉的爵位,基本行只封给赵匡胤的后人。然而缺德的是,这个安定郡王的爵位只有一个,而且不能由后人承袭,只能由朝廷指定某人来继承。
对于宋神宗来说,他设立的这个安定郡王的爵位,除了安抚太祖皇帝的后人之外,更大的作用似乎只为了自己找乐子。被指定为安定郡王的赵匡胤后人,一生自然是大富大贵,可是这个爵位却不能传给儿子,当老安定郡王过世后,需由皇帝来指定新的安定郡王。如此以来,赵匡胤后人就等着抽奖了,抽到安定郡王得享荣华富贵,不然只能苦熬。
可赵匡胤一脉的后人着实有点多,那些没有当过安定郡王的穷亲戚怎么办?他们连宗族玉蝶都上不去,只能自谋生路,大多数后来都变卖祖产从汴梁离开,逐渐迁居到外地生活。正因为赵匡胤的子孙被逼出汴梁,所以他们日后也因祸得福,不但躲过一劫,还取回了大宋江山。
有句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赵匡胤子孙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哪呢?就发生在金兵攻破都城汴梁的那一刻,史称“靖康之耻”。汴梁城破时,金兵不但俘虏了徽、钦二宗,更是将北宋皇族几乎一网打尽。这些被俘虏的皇族几乎都是赵光义的子孙,而赵匡胤这一支的后人,除了当代的安定郡王,其余都散落民间,所以他们大多数都幸存了下来。
当赵构在应天府建立南宋后,散落民间的赵匡胤后人也纷纷前去投靠,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虽然他们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可因为世人早已不将他们当成宋朝皇族,所以也因此躲过了金兵的拦截。因为赵光义这一脉后继无人,而赵构的儿子赵旉又薨逝,所以赵构后来只好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就这样,大宋皇位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赵匡胤这一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