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不一定能获得胜利,但稳定能够获得长久的成功。
人生也是如此,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之解困事仅有二三。
《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人生如棋局,遇事稳得住,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01
行事稳妥,万事皆成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稳,会让一个人越来越强大。
做事稳妥的人,碰到艰难,是不躲避,是勇于承担,遇到问题,是自我反思,是敢于接受。
古语有言:“临杀勿急,稳中取胜;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东晋的王羲之,在书法上面颇有天分,但年轻时总是急于求成,一直难以更上一层楼。
直到他看到东汉书法家张芝长年累月练字的那份从容淡定,才突然意识到:
字要一笔一划地写,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稳中求进,才能水到渠成。
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王羲之戒掉了急躁,每天静心地练习书法,最终得以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更被历代书法家推崇为“书圣”。
做事,最忌讳急于求成。一急,便乱了分寸。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便是在告诫我们,凡事都要稳一些,慢一些,要三思而后行。
只有稳住阵脚,稳扎稳打,才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02
情绪稳,掌控人生高度
求稳之计,重在戒急。
——《孙子兵法》
有人说:“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一个人,只有情绪上稳了,生活才不会鸡飞狗跳。
真正厉害的人,一定会安顿好自己的灵魂,稳住自己的情绪。
林则徐,四岁读书习字,七岁文采斐然,十三岁中举人,是方圆有名的“神童”。不过,幼时聪慧的林则徐性情刚烈,恃才傲物,常出口伤人,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父亲林宾日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内,并将其改名“则徐”,意在让他控制情绪,处事徐缓。
步入仕途之后,林则徐谨记父亲教诲,将“制怒”二字挂在厅堂中间,时刻警策自己。
后来,林则徐被发配边疆,他要求夫人把“制怒”的牌匾带上,夫人不解,比这贵重的东西都没拿,带块匾作甚?林则徐答:“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任何时候,它都能提醒着我。”
凡有大成就者,必定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一个人身心宁静,思虑才能周全;思虑周全,才能有所收获。
正如曾国藩所说:“凡遇事顺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控制住情绪,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心躁,容易误事,心静,方能从容面对。
只有稳得住自己的心神,懂得管控自己情绪的人,方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03
心态稳,泰然处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朱子语类》中有言: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人生在世,山一重水一重,坎坷和磨难层出不穷,能不能迈过去,心态最重要。
真正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懂得稳住自己的心态。
沈从文一生最推崇的品质是——耐烦。
他自己解释说:“北方话叫发狠,我们家乡话叫‘耐烦’,要扎扎实实把基本功练好,不要想一蹴而就。”
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刚开始写文章时,寄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
但他并不浮躁,沉住气慢慢钻研,写完一篇文章,会连续修改好几遍。
经常在桌边一坐就是七八个钟头,不知疲倦地细细打磨。
每一篇原稿几乎都是密密麻麻,蜘蛛网似的写满了修改批注。
沈从文在不厌其烦地写写改改中,文章也越写越有灵气,惊艳了整个文坛。
王阳明曾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心态稳,遇事才不至于茫然无措,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不焦不燥、从容应对。守得住寂寞,耐得了寒暑。
失意时,不伤春悲秋;得意时,不沾沾自喜;失败时,不妄自菲薄;成功时,不自命不凡。
人到中年,心态越稳定,内心越从容,活得越自在。
俗话说:“人这一生,不在静心中求稳,就会在浮躁中跌倒。”
人生在世,遇人遇事,都应当以“稳”字当先。
年少时总是心高气傲,行为便容易张狂和浮躁,等有了一定经历之后,就渐渐被沉稳和从容所替代。
稳,是一种生活状态;而稳得住,是人生的一种高度。
当我们越来越稳重的时候,自己当下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行稳致远,都是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