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编辑 | 志豪
上世纪50年代,毫米波雷达产品首次被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从那时起,毫米波雷达就和交通领域产生了深度绑定。
1999年,奔驰通过搭载毫米波雷达首次量产了ACC自适应巡航功能,毫米波雷达开始和智能驾驶产生最初的关联。
汽车行业新四化变革之后,智能驾驶开始席卷车圈,毫米波雷达成为智能驾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传感器,目前发布的智能新车中,毫米波雷达几乎都是标准配置。
不过,虽然毫米波雷达是一个非常久远的传感器产品,但这一领域的技术变革仍在继续。
2014年,一家名为加特兰微电子(以下简称为加特兰)的公司在上海成立,开始布局研发当时并不是主流的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及核心团队长期在这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并且非常坚定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
之后的十年间,加特兰实现了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从0到1,并且做到了行业前列。截至目前,加特兰的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量达到了850万颗,而到今年国内市场的占比预计将到达20%。
这也证明了加特兰的前瞻性,在十年前就选中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且坚定做了十年。
站在加特兰成立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加特兰也将目光瞄向了更大的市场,除了在汽车领域进一步发力,也在非车用市场发力。
继续在毫米波雷达市场深耕,让毫米波技术能够无处不在,这是陈嘉澍的理想,加特兰也正在朝着这个理想持续发力。
一、智能驾驶催热毫米波雷达市场进入到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行业新潮流。
2014年前后,国内诞生了一大批瞄准智能电动汽车的新玩家,今天行业内所熟悉的头部新造车玩家基本上都在这个时间点前后成立。而国内智能驾驶行业则从2013年百度宣布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之后开始。
新的产业生态也催生了新的供应链体系,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兴起,给了国内汽车供应链企业新的增长空间。
加特兰也在2014年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加特兰就非常坚定要做的方向——车载毫米波雷达,做难且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说做毫米波雷达是难而正确的事情呢?我们先来看看难在何处。
彼时,毫米波雷达行业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虽然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实现了24 GHz毫米波雷达的量产,但对于更高性能的77 GHz毫米波雷达,国内基本还处在空白阶段,后者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海外厂商手里。
毫米波雷达市场也被海外玩家牢牢把握,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前七大供应商巨头对于毫米波雷达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3%。
可以说,加特兰进入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并且国内没有其他企业可以参考。
另一方面,当时毫米波雷达的主要客户都来自汽车市场,而汽车行业对于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车规验证流程也极其复杂。
一个零部件想要上车,需要进行高低温测试、震动测试等,需要做到各项功能指标符合要求,保证产品在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会失效。
这对于刚刚成立的加特兰来说都是挑战。
既然这么难,加特兰又为什么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了毫米波雷达这个方向呢?
这一选择看似矛盾,仔细分析后,倒也合理。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2014年,市场上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并不多,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已经是高端车型才有的传感器配置。这其中摄像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熟度较高,并且得到了非常快的普及。
而毫米波雷达则相反,国内几乎没有一级供应商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尽是Global Tier1的天下,这既是挑战,也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
其次从技术上来看,毫米波雷达的潜力更大,与光学传感器不同,毫米波雷达主要发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不受天气条件的干扰,可以全天候工作,弥补了光学传感器的短板。
最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的成本优势更大。在所有传感器中,毫米波雷达有足够的性价比且好用,可以为汽车在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带来提升,这也是加特兰坚定毫米波雷达路线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创办公司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所选赛道的市场潜力非常重要。相关数据显示,到2028年,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市场规模将会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非常可观。
正是这些原因,加特兰坚定选择了毫米波雷达方向,并且坚持做了十年。
二、深耕CMOS技术 建立技术壁垒选择毫米波雷达作为创业方向只是开端,加特兰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得还是扎实的技术还有不懈的坚持。
加特兰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级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的企业,即使放眼全球也是最早一批。
在加特兰成立的2014年,毫米波雷达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是SiGe(硅锗半导体)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但缺点是集成化不高,成本优势不明显。CMOS技术虽然可以将不同模块集成到单芯片上,集成度更高,但技术并不成熟,甚至还没有企业能够成功规模化生产。
事实上,加特兰一开始选择这个方向,身边也有人对于这个选择不理解,当时国内车用半导体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一直有人劝加特兰团队不要做这个方向。
不过,加特兰方面作出这个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既和其团队的经历有关,也有对于行业的深刻认知。
加特兰公司创始人、CEO陈嘉澍博士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期间,就一直从事CMOS射频与毫米波集成电路的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陈嘉澍发觉,这一工艺路线完全可行。
加特兰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
因此,加特兰对于这一方向非常坚持。
但从学术理论走向实际量产的难度还是超出了加特兰团队的预期。
在研发的初始阶段,加特兰团队需要对芯片进行电路设计,而芯片作为需要前瞻研发的产品,电路设计没有案例可以参考,一切都要自己摸索着前进。
在2014年到2017年的三年时间里,加特兰在产品上进行的小版本迭代不胜枚举,仅流片都进行了五次以上,每次流片都需要数百万元的支出。这对团队的精力和资金都是不小的挑战。
而这并不是唯一需要烧钱的环节,芯片设计出来并流片只完成了第一步。产品的性能究竟如何,还需要通过验证测试。
这就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行业内没有企业做过相关产品的测试,甚至海外也没有成熟企业可选。也就是说,产品的验证测试无法找到第三方企业来完成。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加特兰只能自己从头开始搞,研发测试装备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完成验证测试之后,加特兰实现了从0到1,但对于一个规模量产的产品来说,从1到100更重要,这决定了一个产品能否真正成为商品。
规模量产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良品率?如何过车规?
这些问题的答案看起来非常简单——不断测试,反复验证和迭代。但现实远比理想复杂。这个过程对于加特兰的研发人员,甚至公司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2017年,加特兰成功量产全球首个汽车级CMOS工艺77/79GHz毫米波雷达射频前端芯片。三年的投入终于看到了结果。
加特兰在2017年正式发布首款产品
但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问题和挑战会一直存在。在排除万难实现了量产之后,加特兰团队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把产品卖出去?
彼时,国内汽车供应链还处在早期,尤其是芯片产品,国内企业仅在个别领域有所突破。国内汽车产业链也还没到大规模上车的阶段,车企对供应商的首选还是海外企业。
说服客户选择加特兰的产品,成为了加特兰团队那段时间急需解决的难题。
最终的突破点还是来自于自身产品实力。
和海外竞品相比,CMOS工艺的实现让加特兰可以将成本降低50%以上,同时高集成度的SoC的产品形态让雷达模组开发难度大大降低,最终凭借着差异化的产品优势,加特兰成功地打开了市场。这才有了加特兰后面势如破竹的发展。
回望加特兰成立的前五年,陈嘉澍只用了“难度远超预期”、“挑战非常非常大”这样的话来概括,但背后的心酸和困难,相信也只有经历过那段时间的团队成员才清楚。
通过十年的不断努力,加特兰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研发队伍,整个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接近75%。并且加特兰也积极布局全球专利,目前在申请和已成功申请的有400多件,其中80%都是发明专利。
加特兰参加2023年IAA展会
这也让加特兰构建起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目前,加特兰已经成为全球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的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并且这个产业也迎来了爆发期,属于加特兰的高光时刻还远未到达。
三、从国内走向海外 突破更大的市场今年是加特兰成立十周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坚持10年从事车载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需要很强的定力,而加特兰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在继续坚持做。
对于未来,加特兰也有非常清晰的目标: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将突破全球市场作为公司的进取方向。
陈嘉澍在和车东西交流中表示:“过去三年,加特兰一直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突破海外市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实力,好的产品在哪里都是好的产品。”
关于出海,目前加特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短期目标是,2028年占全球市场的10%。
除了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加特兰也瞄准更加广义的毫米波雷达市场。现阶段,除了智能驾驶,毫米波雷达也进入到更多细分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汽车开始配备电动门,而电动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实时监测,从而实现避障和避免碰撞。相较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具备更大的探测精度和角度优势,可以更好的应对这样的场景。
毫米波雷达在智能汽车上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AiP封装方案,可以让毫米波雷达的尺寸和超声波雷达接近,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产品可以隐藏在门板内,美观度也更高。
舱内监测是近年来催生的智能化新需求之一,对于车内生命体征的检测尤其是小孩、宠物等的监测需求量很高,毫米波雷达不但可以很好识别,而且很好地保护了隐私。
此外,在智能家居、机场安检、V2X等场景上,毫米波雷达都有独特的感知优势。
整体来看,适合毫米波雷达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这一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而在这些细分市场上,加特兰都已经收获了订单。
不难发现,加特兰对于毫米波雷达普及有很强的使命感,陈嘉澍表示今年已定下了未来阶段性的发展目标,马上也会在6月的发布会上向行业展示更多前沿新品和技术趋势。
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加特兰有望打开更大的市场。
结语:瞄准下一个十年时间最能考验一个企业的定力,加特兰从成立到今天一直没有变过方向,坚持毫米波雷达的研发。
时间同样也会对一个企业进行嘉奖,加特兰用十年时间,成为了行业的头部玩家之一。
经过第一个十年的砥砺前行,加特兰早已将目光瞄准下一个十年,在毫米波雷达这个细分赛道上,加特兰有望再次攀登上新的高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