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貌美者不胜枚举。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大都认为女子貌美乃是天经地义。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人津津乐道。而男子貌美,似乎便较为少见了,然而男子貌美者,在历史之上的名声却要远远高于女子。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貌美容颜出众,每逢作战,竟然需要戴着面具,不然双方之间的士兵,会因为惊叹于其容貌,以至于忘了作战。而有一人,和兰陵王同处于魏晋南北朝,亦是四大美男之一,竟然因为太帅被人围观而死,英年早逝。 横跨魏晋,当世风流 魏晋南北朝,一直被认为是苦难和风流并存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风流因为困难而孕育,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诸子百家时期的思想大爆炸时代。卫玠便出生在这个时期。卫玠出生高贵,其祖父乃是曹魏太保卫瓘,从小便给卫玠提供了优渥的生存环境和教育机会。虽然这一时期处于魏晋交替之际,但是出身士族门阀的卫玠,却从未遭受到太多的磨难。

良好的教育机会,使得卫玠成为了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虽然卫玠此时不过而立之年,但已经能够和当时的大家何晏、王弼等相提并论了。卫玠年少之时便才貌出众,学识远超常人。年少时期的卫玠,容貌便已经惊为天人了,每当其乘车到街上,便会引来众人围观,对其容貌赞叹不已。魏晋时期的士人大都崇尚玄学,因此很多人都风姿卓越,甚至令女子都自愧不如。

但是在卫玠之前,都要逊色三分。当时的骠骑将军王济才貌出众,在众多人中已经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了。但是到了卫玠面前也是自惭形秽,自叹不如,因此可以看出卫玠的容貌究竟有多么出众。

体弱多病的卫玠 有所足,定然有所不足。卫玠便是如此,年少时期的卫玠容貌出众,长大之后更是西晋著名的玄学家,受人推崇,完全称得上是才貌双全。然而卫玠却也有着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身体孱弱,卫玠正值弱冠,却体弱多病,甚至连说话都不能多说。卫玠身体之所以这样,可能和当时的炼丹风气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典型的推崇玄学的时代。这主要和混乱的社会现实有关,自东汉末年,天下动荡,魏蜀吴三国争霸,虽然西晋得以一统天下。但是稳定的政治格局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西晋王朝的腐败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天下再次陷入了混战之中。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大部分的士人选择逃离现实,隐居不出。而这种思想和行为刚好符合道家玄学,使得玄学风气开始大肆流行。卫玠身处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玄学风气的影响,不仅如此,卫玠还成为了数一数二的玄学家。

在玄学风气盛行的时代,研究道家玄学是学术之上的问题。还有很多人继承了道家炼丹之术,今日看来,炼丹之术的科学依据无从下手,不仅不能够长生不老,反而容易身体受到侵蚀。从历史记载中看,卫玠身体孱弱的状况,很大程度是重金属食用导致的。

因为身体孱弱,卫玠与人交谈,基本都是字字珠玑,言语过多,便喘息不止,身体疲乏。因此卫玠在家中之时,有人前来拜访,其母亲便告诫卫玠并且也告诉客人,不要和卫玠说太多的话。然而即便如此小心,卫玠还是因此而亡。

卫玠之死 关于卫玠的死,其实有多种说法。首先便是看杀卫玠。当时西晋灭亡,士人南渡,卫玠也在其中。作为北方的文坛翘楚,卫玠在南方也是享有盛名,加上其容貌出众,南方的士人乃至女子都想一睹卫玠的绝美容颜。因此当得知卫玠乘车出门之时,一众“粉丝”便浩浩荡荡地围堵在卫玠必经之路上。

当时的盛况丝毫不亚于今日的追星族,众人将卫玠围堵在街上,水泄不通。卫玠本就身体孱弱,少有如此大的阵仗,嘈杂声中,卫玠身体竟然出现了不适,加重了其病情。乃至于其回到家中不久便病重而亡,时年二十七岁。

其次一种说法便和卫玠不能久谈有关。当时大将军王敦深感卫玠名声,在得知卫玠来到江南之后,便邀请卫玠前来,二人探讨玄学。王敦便是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哥,出身琅琊王氏,虽是武将,却也通晓经义。并且王敦还请来了江左八达之一的谢鲲,谢鲲喜读《老子》、《易经》。谢鲲和卫玠可谓是相见恨晚,二人讲经相谈了一整晚。平日在家有卫玠母亲约束,如今卫玠在外,无人约束。一整晚的谈话,使得卫玠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从而导致了其病情的加重。回到家中不久便因病去世。

其实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卫玠而死,我们都能够得到一个共同消息,那就是卫玠的身体极差。相比于同为四大美男的兰陵王,卫玠就是温室的花朵。兰陵王冲锋陷阵,勇武无二,而卫玠却因为休息不好,多说几句话便去世了,令人唏嘘。但无论如何,卫玠的死都令人惋惜。卫玠的学识和何晏、王弼、谢鲲等人都是独树一帜的,但却因为早逝而未能留下过多的作品。卫玠的死,在当时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众多学者文人纷纷感到遗憾。

总结 古代四大美男,宋玉、卫玠、潘安、兰陵王,其中当属卫玠留下的成果最少。但总体来说,这四人还是有着共同特点,那就是才貌双全,宋玉、卫玠、潘安都是文学大家,而兰陵王则是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如果不是受到同宗迫害,其功绩定然能够在上一层楼。斯人已逝,唯有其名长存,其精神永固,其作品长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