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2024年5.1小长假的第3天,动车站堪比春运。

候车室里乌压压一片。及至到了站台,对面停下一辆车,蜂拥而出的,仍旧是乌压压一片。

想来,武夷山的景区里,今天亦是人满为患的。

果真,还没到牛栏坑,只到坑外,便又见乌压压——坑口整条路都停满了车子,只不见人影。

人,都进坑了。

武夷山胡歌就曾经调侃道:“牛肉”采摘堪称岩茶版“华山论剑”。各路英雄好汉云集,只要你身处在岩茶江湖,就免不了到此打卡。

不然,别人还以为你退圈归隐,从此不问江湖事了。

连“牛肉”采摘都缺席,还算圈中人么?

《2》

今年的牛肉采摘,一如往常地热度不减。

满坑里,采茶的、挑青的、带山的、路过的,几乎要错不开身。

早早就查了天气预报,今天是个阴天,温度在26左右。

这会子呆在坑里,果真极为舒适,不冷不热,还有微风徐来。

早起下了一点儿小雨,大概到九点十点就停了。

接下来就是漫射光温柔地抚摸着茶树,风徐来,天空晴开。采茶工们便陆续上山,开始了采摘。

刚走到坑口时,山壁上的茶已经开始采了。

再往前,有一片肉桂茶树被采得干干净净,采光了,树冠上仅残留采剩的大叶。

一路往里走进,不时间错身让道,将路让给挑青工。

岩茶的挑青,极度考验体力。

一大筐茶青,连筐带茶,重达百斤并不稀奇。

为了保持平衡,用一根扁担挑两筐茶,一前一后加起来就是两百斤。

狭路相逢,如果避让不及,采工容易闪到腰。

所以,采茶季的时候,远远看到前面有人挑青下山。

及时让出道,别挡在面前是大家的共识。

好在牛栏坑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坑,前后两端各有出口。

挑工们不需走太远太陡的路,将刚采下来的“牛肉”茶青挑到路口后。

就能赶紧装车,运送入厂。

细看了一圈今年的“牛肉”,青叶摸起来手感特别舒服,柔软、柔亮、鲜活。

摸在手上,似轻抚质感极好的绸缎,闻起来清香扑鼻,未来做出来想必亦同往年一样是极好喝的。

《3》

坑里除了采茶,还有许多带山的山场主——对待自家的“牛肉”采摘,各家都护得像眼珠子似的。

亲自带山,且早早就安排好了人手。

只要天气放晴,便赶紧拉上一车人马,带上工具,进山去。

因为天气的原因,今年各家安排的采工数量更多——雨水较多,不趁着天气好抢着采,哪里够卖?

尤其“牛肉”这么精贵的茶,采茶过程完全不容马虎。采摘人手自然是按最大富余量来安排,宁多勿缺。

采茶工多了,便会出现一个个经典的场景——二十几株茶树的小小茶地,也涌进了十几位采茶工站在里面,跟插蛏似的站着。

换成往年,如果家里茶树多,尽可以不慌不忙,分成两天去采——今天采不完的, 留到明天。

但今年的天气多变,无法预测晴雨,赶紧下手,先采了再说,是今年大家对待采茶的普遍心态。

《4》

巡了一遍坑里,发现游客并不多。

(PS,后来看新闻才知道,来武夷山旅游的外地游客,大队人马堵在了天游峰。)

往年那些热衷于摆拍的、直播的、趁热度的人,也少了很多。

毕竟,现在消费者的鉴别能力也提高了,大家也都知道,很多人是进来“蹭山场”的。

比如说,某茶界网红在牛栏坑采摘现场,拍图片,拍视频,拍了半天,还直播搞了半天。

结果他一斤牛栏坑肉桂的茶都没有拿,全部都是卖外山的茶。

借牛栏坑的热度,卖外山的茶, 这种骗局因为屡屡被人识破,所以“蹭山场”的人也觉得没劲。

屡屡受挫后也不再跑来做无用功,跑来这边晒太阳、喂蚊子了。

今天从坑头走到坑尾,一路上总共就看到两路拿着照相机的人,还都是茶农带队,自己拍自己家的茶园。

这两年,稍有宣传意识的茶农,在采茶季,会着重对自己家的茶园进行宣传。

请上几位年轻妹子。穿上汉服、穿上旗袍、穿上马面裙,然后现场拍上美美的宣传照。

争相在互联网上出圈,是当下茶农们极力想抓住的生存出口。

《5》

今年坑里在地理上也有新变化,那就是,相比往年同期,坑内地上的土壤更润泽,空气中的水汽比较丰盈,小溪里的水也变多了。

但土壤依旧松润——身处正岩核心,土壤当中的风化岩碎屑多,多砂砾质,土壤比较疏松透气,雨水并不会令土壤产生泥泞感。

正岩风化砂砾壤的透气性,可见一斑。

走在坑内的溪流旁,明显能感到今年的溪水更多。

往年能在牛栏坑内看到的涧流,是浅浅的一条沟。今年再一看,清溪潺潺,有的部位溪流还比较湍急。

溪水颇清澈,能倒影出周围的植被。

靠近溪流边,能感觉周围的气温明显又凉快许多。

这条贯穿牛栏坑的清溪,对调节坑内的清凉小气候,可谓一大助手。

由于水汽充足,加上土壤足够通透,今年的牛栏坑肉桂茶树,很幸福。

水润万物生,茶树的天性就是喜阴喜湿。

丰盈的水汽滋润下,茶树鲜叶内的光合作用运转更高效率,能积攒更多茶味物质。

产出来的“牛肉”茶青,能像出水芙蓉般水灵灵的。

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年的“牛肉”成品吧。

天气不冷不热、有微风、日光和煦、采茶人手足,青叶柔软似绸缎。

天时地利齐全,只要后期制茶顺利,想必亦会如往年一般,香糯稠滑,令人迷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