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叔收到一位很年轻的零零后粉丝留言:“未来和田玉有没有可能玩二次元?神佛件大家都嫌老气,为啥不做点国漫风、ACG风,年轻人才是新动力!”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在行业中争论不休,大叔想起来心里其实挺复杂。一边是年轻人的审美浪潮,一边是玉文化的根与魂,要不要往年轻人最喜欢的方向走?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市场的新变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如今95后、00后的年轻买家,其实对传统题材的兴趣明显不如父辈,反倒是对一些融入现代元素的作品情有独钟。但玉雕行业很在意传承,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一连串老题材:观音、佛、瑞兽、花鸟、山水……大家心照不宣,外形神韵几百年不见大改。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手艺非遗流传下来的“师徒传承”确实是规矩,只是走着走着有人把“传承”理解成“照着师傅的形做下去”。师傅雕什么,徒弟跟着雕什么,区别不过“工好还是工差”。但这只是模仿,真正该传的是“手艺的艺术”——打磨比例、把握留白、顺着料性做工、把玉质的膏润与光感调出来,更不是继承别人作品的轮廓。

传统的根基不能丢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现实里市场年轻化、审美转向多样,创新的呼声的确很高,这是好事。但有些新东西,工艺其实不再是难题,想法也够前卫,可偏偏丢了灵魂:把玉当成表达自我的媒介,市面上随便换个材质也能做,实际和田玉的雕刻限制是很大的,并不能把很多细节的部分表达出来。强行上马,和田玉的材质就被挪到了幕后,变成配角了。“玉雕”两个字,顺序不是写着玩的:玉在前,雕在后。每一刀下去都有讲究,既要展现玉石的质地,又要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这种对材料的尊重和对技法的理解,才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核心。

年轻化浪潮问题不在“能不能”,在“怎么做”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这几年,题材的老旧确实引发了审美疲劳。大家一边嫌“没新意”,一边又不肯给“新意”一点宽容。二次元到底是不是一条可以试的路?很多年轻朋友都认为:“创新就该打破边界啊!”边界不是束缚,是定义。雕塑艺术讲“个人表达为核心”,材质是可替换的;而玉雕讲“材质为核心”,技法与表达都为玉性服务。玉的美是内敛的,是温润、细糯、膏腴感,是光影在素面上的游走;传统玉雕“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若只是追随流行动画角色,题材流行度经常变化,今天流行奥特曼,明天流行拉布布,曾经算革新,实际多数场景难以佩戴,大众接受度低。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工艺立身,创意立魂,玉道合一。这门手艺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从来不靠喧嚣取胜,而靠“润物无声”的力量。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和玉大叔见过太多失败的尝试,我们市场也不乏雕刻动漫人物,甚至有人模仿西方雕塑搞些耶稣基督的,结果都是不伦不类。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问题在于,这些“创新”只是简单地把其他艺术形式移植到玉石上。看起来容易博掌声,深层思考,创作者有自己的擅长领域,也有边界,每一次跃迁都需要大量的积累。作品从“微变”到“破圈”是一个缓慢的曲线,时间短,完全照搬动漫形象,把玉石雕刻得花里胡哨,完全失去了玉雕应有的韵味。这种作品与其说是玉雕,不如说是用玉石材料制作的手办罢了。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不管用什么材料,都要尊重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田玉的温润、翡翠的透亮、玛瑙的纹理,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语言。优秀的玉雕师应该是材料的解读者。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唐代的仕女、宋代的婴戏、明清的八仙,这些题材在当时也都是流行文化的体现。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动漫、游戏,把这些元素融入玉雕,并非不可接受,只是老题材不必丢,做的是叙事重写与符号替换;吉祥寓意一脉相承,图像语言换新。另一条路从当代生活里采撷新意象,把“成长、治愈、自我”这种当代价值,翻译成玉雕的主题,做得雅、做得稳,才进得了玉文化的语境。二次元不是禁区,只是要把“角色”变成“寓意”,而不是哪个流行追哪个。

市场的选择:不要代替市场想当然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玉器的流行有两个维度:实用与审美。比如日常佩戴的挂件与案头静置的小器物,对重量、触感、线条圆角的容忍度完全不同。那些过于激进的创新作品,往往叫好不叫座。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和玉大叔认识一位本地90后玉雕师阿华,疫情那几年他陆续花了近半年的闲暇时间创作了一套纯抽象的作品,选用了不同颜色的玉石,其中有好几块还是相当不错的新疆料,据他自己说灵感来自于隔离在家看到的西方近现代艺术风格。呕心沥血把作品完成后,在小范围的同行和玉雕师内部品鉴时获得了不少赞誉,可惜这几年放到市场上却无人问津,客户普遍表示看不懂,到现在都还没卖出去。时间久了,最后也就成了他工作室橱窗里的一套摆件陈设而已。这个例子说明玉雕创新不能脱离市场需求。玉雕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如果创新的作品没有人愿意购买,那这种创新就失去了意义。

和田玉杀入漫展?现在的传统玉雕太老土,二次元题材一年溢价几倍

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创新,无论是写实风格还是抽象表达,最重要的是要让玉石符合社会审美,才有机会让它的美感自然流露。二次元是不是和田玉的出路之一?和玉大叔的答案是:它可以成为一条路,但不太可能成为“唯一的转型路”。年轻人的审美确实在变化,消费习惯也在迁移,玉石行业看似衰落,其实是要把玉的逻辑以新的叙事讲清楚,用手艺的敬畏把材质的美推向前台,用文化的温度,让佩戴者与作品形成真正的心照不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