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碰到个奇怪的茶友咨询——你们这有没有可以手撕的茶饼?

真是奇怪。

到餐馆里吃饭,点一道“手撕鸡”倒不稀奇。

买白茶专门要求“手撕饼”,这一特殊要求在此之前可从没遇到过。

看完消息,思绪稍微停顿几秒。

接着很快反应过来,给茶友回复过去,没有这种茶。

买白茶饼,常规模式要求松紧适度。

压饼太松垮,一碰就散,能用手直接撕成片的白茶饼,压饼力度实在太轻,不具白茶饼的成熟甘醇茶味。

当然,那些压成硬邦邦的茶饼,属实过硬过紧,内在茶味严重损耗,也不能买。

两者当中取中间值,不紧绷不松垮,松紧适中才是一块好茶饼!

白茶圈内,有人喜散茶的清新原味,亦有人独爱饼茶的熟美甘醇。

不过在喝白茶饼之前,茶友们不妨看一遍下文。

牢记“5不要”,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茶味损耗。

《2》

1、不要徒手掰茶。

将白茶散茶压制成饼后,最明显的外观区分是,饼茶的体积更紧结,模样规整。

压饼到位的白茶,整体松紧适度。

喝茶之前,需要另外撬开。

不过,撬白茶饼的过程不能太心急。

不要一上来,直接徒手硬掰。

即便自己的手腕劲够强大,将整块茶饼放在桌子边上,对半往下一掰,立马一分为二。

接着从残饼里再徒手掰开,也能得到一块茶片。

但这种暴力掰茶的操作,会将茶叶大量弄碎,碎茶损耗极大。

掰出来的方块状茶片哪怕看似完好,等放进盖碗用热水泡开后,叶底里面也全是碎渣。

正确的撬茶操作是用专业工具,譬如,选一把趁手的茶刀。

将茶饼拆开包装,摆在桌面上,单手固定防止位移。

另一手拿着茶刀,从侧面将茶刀伸进去,往前稍稍旋动一番再省力的上抬。

简单两步下来,就能得到完好的薄片状白茶,能将碎茶损耗率降到最低!

2、不要透气醒茶。

接触过一部分茶客,在他们看来喝白茶饼之前是要醒茶的。

并且,还是透气式醒茶。

听从网上的商家建议,买个紫砂材质的醒茶罐回家,将茶饼撬开后放进去透气醒。

省事一些的做法是提前将茶饼撬开,放在相对透气的环境里,自然醒茶。

等到干醒数天(时间从一星期到半个月不等)后,再用于正式泡茶。

殊不知,这种喝饼茶之前要醒茶的观点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随便透气醒茶,没一丁半点好处。

相反,还会让白茶饼跑气、跑香、受潮、串味,得不偿失。

干燥的白茶饼,自身吸附性强,一旦没有严实密封,外界空气当中的水汽分子会附着入内。

时间一长,量变引发质变,整块茶饼就此受潮变味,着实可惜。

良好仓储的白茶饼,本身不存在任何不良气息,没有闷味、仓味、堆味、灰尘味,而是保持着馥郁干爽的缕缕茶香。

药香、陈香、粽叶香、枣香等,香馥迷人。

喝优质白茶饼,只需撬开后放进盖碗内,直接泡开就行。

千万别想着提前透气醒茶。

一旦敞开包装透气干醒,茶香分子大量飘散,反而得不偿失!

至于那些本身古怪气味一箩筐的劣质茶饼,哪怕透气醒茶后散掉怪味也是治标不治本,照样不能喝。

3、不要盲目洗茶。

某个关于“白茶要不要洗茶”的视频下,看到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A观众:“白毫银针可以不用洗,但压成饼的白茶最好洗1-2遍再喝。”

B观众:“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散茶不洗,但饼茶得洗茶才能喝。”

见状,心底很纳闷。

同样都是白茶,为什么在洗茶话题上,能分出这么大的差异?

从喝茶角度看,两者本该一视同仁。

不分散茶、饼茶,优质好茶一概用不着洗茶。

和散茶比,饼茶多经历了蒸压过程。

大致压饼经历如下,先将成箱散茶从仓库里搬出来摊开,接着按压饼规格进行称重,用热蒸汽快速将干茶蒸软,恢复部分韧性后,趁热包揉,搓揉一番后,将袋子打结,放入调整过具体参数的压饼机器内,压制定型,最后烘干水分才能出厂。

经历压饼后,白茶饼的内部叶片、茶梗等植物表皮,已经发生部分破壁。

富含茶味物质的汁液,随之部分析出,附着在表面。

等到烘干、干燥环节,再次凝固。

在最终泡茶时, 几乎在干燥的茶饼片拥抱干茶的第一时间内,茶味物质快速释放。

尤其是表面凝固下来的茶味物质,迅速溶入热水里,形成甘醇饱满滋味。

泡茶时,若不分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什么茶都洗一遍。

甚至, 洗茶1-2遍。

一番洗茶折腾后,茶饼的表层茶味物质早已被浪费。

略过头道茶再去喝,喝到的茶汤风味并不完整。

不如从头到尾,认真细品来得好。

4、不要闷茶。

盖碗泡白茶饼,出汤时间要掌握节奏。

开头前5-6冲左右,默认尽快出汤。

往里注入沸水后,片刻都不需犹豫,直接倾倒茶汤。

等到最后几冲,将整泡茶的茶味消耗十之七八,喝了前一道茶汤发现茶水滋味稍微淡下去,再酌情延长浸泡时间。

依次往后,慢慢加时。

直至10冲之后,闷泡超过半分钟,泡出来的茶味也偏淡时,再去考虑换茶。

前期尽快分离茶水,后期酌情依次加时,先快后慢是盖碗泡白茶的不二法门。

反之,一开始就直接闷泡。

尤其是在泡白茶饼时,第一冲往里注入沸水后,动作慢慢吞吞,迟迟不倒出茶汤。

一心等到盖碗内的茶片慢慢散开,再倒出茶汤。

殊不知,等到茶饼泡散后,早已错失最佳出汤时机。

盖碗内的茶汤被闷得极浓,大量茶味物质率先浸出消耗后,后期耐泡度也被削弱。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划算。

5、不要滥用过滤。

五月底的时候,喝了泡2019白露饼《锁清秋》。

将喝茶图片晒出来后,有位新茶友留言,你们在泡茶饼时不用茶滤吗?

实话说,茶滤的存在意义极低。

多数情况下,能不用就不用。

哪怕是喝白茶饼,只要茶饼没有撬太碎,直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也不会流出过多碎茶。

即便偶尔有些许碎叶流出,也无碍。

放置在公道杯内的茶水,稍微经过静置,碎茶也能自动沉淀,沉入底部。

最终分茶时,碎叶不会倒入品茗杯。

相比直接出汤,用茶滤的过程极繁琐,因为你得操心许多细节。

市面常见的金属茶滤,滤网是否达到食品级标准?会不会有金属怪味?

摆在桌面上放了一段时间的茶滤,表面落灰怎么办?

茶滤的过滤网内,滤网极细,容易留下茶垢,一只藏污纳垢的脏兮兮茶滤,直接过滤茶汤反而污染好茶。

用上茶滤后,底部湿漉漉的,该往哪里摆?是不是得另外配一个架子?

看完这一连串问号,答案很明显,泡白茶饼时不能滥用茶滤。

正常茶饼,不需专门过滤。

撬茶不当,已经彻底碎成渣,看不到完好叶片的碎茶,用茶滤的意义也不大。

还是放入空茶包(隔渣袋)内,直接泡开更省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