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今年,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医疗领域唯一获奖的团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该医疗队成立于1989 年,他们帮助了100万以上的人们摆脱了疟疾。

李明强博士是该医疗队成员之一,他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仍在非洲援助的医疗队员大多是90后,最小的队员是00后,他们是在非洲大陆上彰显医者仁心的中国青年。“在青蒿人眼中,抗疟援外是代代相传的事业,五四精神对我们来说就是以促进人类卫生健康事业为己任的青蒿精神。”

五四奖章获得者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在外援助。受访者供图

他们不相信“中国方案”能解决这一“顽疾”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前后派遣的驻外人员超过200人次,把治疗疟疾的“一药一方”(原创防治结合的新一代青蒿素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和以同步清除传染源为核心的灭源控疟新策略)推广应用到科摩罗、多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多个国家。

李明强被分配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担任抗疟组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在哪?李明强笑言:“我是2017年接到通知去那里的,当时在网上查不到这个国家的任何信息。”在这里他一待就是5年。

李明强在非洲帮助疟疾患者。受访者供图

尽管有一定心理准备,但非洲当地疟疾患者的实际情况比李明强想象的还要严重。由于当地条件有限,所有疟疾患者的病历都是手写的,有的已经破损或遗失,最新的数据还停留在2012年。

为了掌握患者们的整体情况,李明强带领团队挨家挨户统计。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终年高温湿热,为了避免感染,他们只能穿着长衣长裤工作。当地交通情况也很差,只有一条主干道可以通车,其余的路都只能靠走。那一年,李明强和团队成员走了300多个村子,穿废了4双运动鞋,统计了16万份资料。“当时只能逢山开山,遇水蹚水,我们带着当地的抗疟协调员到达一个村子时,他都很惊讶,因为好多村子连他们都没去过。”

掌握了当地的情况,到了治疗环节又遇到了麻烦。此前,全球基金、WHO等国际组织也来援助过,但当地的疟疾情况都没有很好地改善。他们不相信“中国方案”能解决这一“顽疾”。为了能让当地人相信,李明强团队先在当地的“自由村”做了试点。

当时的“自由村”正赶上疟疾暴发,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李明强和团队带着药来了村子,叮嘱村民们如何吃药。“疟疾易反复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体内疟原虫还没完全杀死就不吃药了。以前的治疗药物需要连续吃5天,我们的方案只需要吃2~3天,从根本上解决了依从性的问题。”

经过3个月的治疗,“自由村”的村民们痊愈后连续8个月都没再复发,被疟疾禁锢已久的自由村终于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非洲大陆上挥洒了三代“青蒿人”的青春

李明强是第三代“青蒿人”,这片非洲大陆见证了三代“青蒿人”的接力。1967年,李国桥刚满30岁,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中心全球抗疟团队第一代领头人。他接到了国家“523任务”,开始深入研究恶性疟疾的发热规律,甚至写下遗书“以身试疟”。

2006年以来,李国桥团队把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应用到青蒿素复方防治疟疾领域,形成了“全民服药、群防群治、灭疟求本”的中国特色疟疾防治方案,帮助科摩罗实现了疟疾零死亡,疟疾全年发病率下降98%,从控制疟疾阶段进入预消除阶段。

第二代青蒿人宋健平在非洲援助,受访者供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中心主任宋健平是第二代“青蒿人”的代表。他们将中国方案推广应用到科摩罗、多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一带一路”国家。其中,科摩罗疟疾病例减少超99%,实现疟疾零死亡,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群总带虫率减少87.2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示范村产生疟疾控制协同效应,有效抑制了疟疾传播。

如今宋健平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他把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学生—第三代“青蒿人”,他们沿着老师们的路续写着青春的故事。三代青蒿人漂洋过海,也给这片非洲大陆留下了蒿草清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