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授“高糊”摄影作品入选“运河中国”遭质疑 本人回应:能拍清楚,是在进行艺术尝试

7月9日,淮北市摄影家协会发布消息,淮北师范大学原学报主编兼校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学者,中国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淮北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张秉政的摄影作品《运河魅影》六幅入展杭州中国大运河摄影联盟“运河中国”大展。但其照片虚焦、模糊、过曝,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质疑“废片”“近视眼眼中的运河魅力”,认为该作品拍摄不符合摄影的基本要求。

▲《运河魅影》,张秉政作品

针对网友的批评和质疑,该组照片的拍摄者张秉政11日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对传统的技法是能够掌握的,也能够拍清楚,但这组照片属于一种大胆的艺术尝试。“大运河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我想表达大运河流动的美,我就在大运河边一直行走拍摄,表现出大运河朦胧的、模糊的美……让运河与现代的时尚进行对话,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此外,张秉政还表示,乐意接受各路网友和摄影作者的评价,因为这种热议也能引起大众对京杭大运河的关切。“(摄影)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最准确的标准。艺术是多元的,拍清楚了是一种美,拍模糊了也是一种美。”

7月11日上午,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该组作品是经过5名评委投票评选出来的。艺术的东西,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不理解作品,很正常。”该工作人员还强调:“公示期的时候并没有收到关于(张秉政)这六幅作品的任何投诉。”

▲《运河魅影》,张秉政作品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博士吴毅强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按照摄影作品的基本要求来评判张秉正的这组作品,那么确实不达标。但虚焦、过曝,模糊不清这些评价标准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是一些技术手段,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标准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有很多大师级别的摄影师拍的作品也经常出现虚焦、过曝、模糊等情况。

“所以我们要追问的是,作者通过虚焦、过曝这样的技术手段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思想表达?用这些手段是不是能更好的帮助观念的传达?如果是,那么这些手段就是合适的,否则就不合适。”吴毅强表示,具体到这组作品,他认为拍摄者使用虚焦、过曝并不能有效传达其所谓的思想观念,反而显得特别幼稚和浅显,所以这种使用并不合适。“这才有了网络上这么大的争议。我能理解作者可能是想尝试一些新的表达方式,这个尝试值得鼓励,但结果不如人意。”

今年1月19日,中国摄影出版社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运河中国”影像大展及文献征集启事》,向广大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征集表现大运河的摄影作品。5月31日,中国摄影出版社发布《“运河中国”影像大展及文献征集入选作品》,文章称“截至2023年3月31日,‘运河中国’影像大展及文献征集共收到有效来稿11896件,其中静态影像11955件,动态视频51个。4月14日,在杭州运河辰和博物院有限公司举办评选活动,经评委会研究,共有99件作品脱颖而出。”记者发现,张秉政的《运河魅影》位列其中。

红星新闻记者 罗丹妮 孙钊 实习生 詹详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