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3月21日电(记者艾福梅)今年3月是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其主题为“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眼科专家指出,当前家长在近视防控方面仍存在不少“误区”亟需厘清,呼吁家庭和教育部门“前移关口”,更加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近视防控。

  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呈现下降趋势,近视低龄化态势得到缓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庄文娟等专家指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部分家长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医生义诊中为孩子检查视力(2022年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误区一”:近视不用慌,18岁做近视手术就行了。

  面对视力下降问题,有些家长认为戴近视眼镜就行,大不了等孩子成年后再做近视手术。然而,做近视手术就“万事大吉”了么?

  庄文娟说,我国下大力气防控近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根据临床研究,高于600度的高度近视人群患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眼底病变等疾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和低度近视者都高,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近视手术不能治愈近视,它只是摘掉了有形的框架眼镜,近视所造成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依然存在,比如眼轴增长不可能逆转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马鸿娟说。

  “误区二”:“跟风”选择某一种近视防控措施。

  当发现孩子近视后,很多家长首选向周围人“取经”——听说哪种方式效果好,就想套用到自家孩子身上。采用哪种近视防控手段,应该由家长来评估么?

  “当然不是。近视防控非常个性化,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经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庄文娟说,医生需要综合评估孩子的父母是否近视、孩子的角膜曲率和眼轴、孩子初次近视的度数和年龄等多种因素,提出个性化的近视防控建议。比如,同样是近视二三百度,六七岁的孩子和十六七岁的孩子要采取的防控措施肯定不同。

  专家说,目前延缓近视进展的办法有角膜塑形镜、功能性框架镜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方法都只是对近视加深起到延缓作用,并不能治愈近视。

  “近视防控是一项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事。选择何种近视防控措施是医疗行为,应由专业医生来评估建议,但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用眼卫生、饮食习惯等,尽可能帮助孩子延缓近视的发展进程。”庄文娟说。

  “误区三”:偏信各种“疗愈”方法,追求“根治近视”。

  近年来,近视矫正市场十分火热,其背后是无数家长的焦虑。有家长偏信所谓的“治愈近视”或“降低度数”,花费不菲。

  马鸿娟说,她在接诊中就发现有家长相信一些机构的宣传,花费不低,包月甚至包年去接受所谓的训练,以求“摘掉眼镜”,恢复正常裸眼视力。

  “现在市场上有补充叶黄素、用按摩仪、贴耳穴等方式,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些方式都是辅助的,可以暂时缓解眼部疲劳,弥补孩子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但都不具备治愈近视的功能。”庄文娟说。

  作为一名长期在临床工作且参与到宁夏近视防控宣讲中的眼科专家,庄文娟还提出,近视防治,“防”大于“治”,要抓早、抓小,而在预防策略上,要更加重视关口前移,家庭和教育部门、幼儿园合力保护好0到6岁儿童的眼健康。

  “正常情况下,5至7岁儿童应该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量,但在实际中不少刚上小学的孩子要么已经近视,要么远视储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这些孩子的近视防控难度就非常高。”庄文娟说,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业压力较小,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同时家长要有意识控制孩子玩电子设备时间,及早进行眼科检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随时关注孩子眼健康状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