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第四纪》(Quaternar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论文,科学家对2018年在北极永冻土中发现了的洞狮尸体进行研究,确定了其生活年代在2.8万年前。

2018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东土中发现了一只2.8万年前左右的洞狮幼崽,其保存完整度相当惊人,有可能是目前最完整的洞狮尸体。

洞狮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比现代的狮子壮大,四肢粗壮,平均全长可达2.7米,尾长1.2米,体重250千克。最新研究表明,洞狮并不是狮子的祖先,只是和狮子的关系比较近。它们灭绝于一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的消失。

这只洞狮大约两个月大,可能是第四纪大冰川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动物,距今已经有27962年的历史,它的牙齿、皮肤、软组织以及器官基本上都完好无损。

除了洞狮之外,这些年,北极圈居民已经多次在永冻土中发现了长毛犀牛、狼、棕熊、马、驯鹿和野牛等动物尸体,其中一些动物的尸体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

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北极圈永冻土在融化,永久冻土地区大约占据整个北半球陆地表面的25%,占据俄罗斯整个陆地表面的60%以上.最近几十年,在许多地方观测到了永久冻土的变暖,融化和消退现象,这些现象可能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未来出现加速的趋势。永冻土的消融将成为悬挂在人类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这些年,有许多的科学家都在发出警告,人类需要警惕永冻土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有这几点的原因。

冻土融化会带来什么

北极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碳自然储藏库之一,这些有机碳是以数万年前死去的动植物尸体的形式而存在的。比如猛犸象就在北极冻土带中被封冻了数万年。

这些有机碳全都锁定在冰层里面,此时不会造成任何麻烦。但当它慢慢融化时,土壤微生物就会摄入碳并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二氧化碳和甲烷会进入大气并导致全球变暖。最近的科学研究也已证实,从北极永久冻土带中释放出来的甲烷含量已经远超人们的估计,1997—2007 年,地球上的甲烷气体保持了 10 年的静止状态,到 2008 年的时候大气中的甲烷含量突然升高,其来源很可能是北极永久冻土带融化后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否则仅是人类的活动并不会导致大气层中的甲烷含量飙升。(北极理事会2010年报告中的数据)

北极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冰川区域,其温度升高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各种潜在的生态后果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比如,北极永久冻土带融化所产生的洋流将会大大干扰到亚洲季风的存在,甚至能够让亚洲季风消失,而南亚地区的 20 亿人口正是靠着亚洲季风带来的充沛雨水而生存和耕作的。

另外就是久冻土带在数万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冰冻状态,除了帮助地球锁住了温室气体之外,还帮地球封印了古老病菌。病毒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它们事实上一直都参与者地球的生命演化史,很多生物死亡,也都与病毒感染有关,而永冻土作为一个生物的天然“冷冻库”,是细菌长期保持活性的理想蛰伏,在生物病死后,会将它们身上的病毒一起冰封,这些古老病菌蛰伏期也许长达 100 万年。

而随着北极永久冻土带的融化,不仅会释放出数亿万吨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加速变暖,更可怕的是深埋在冻土带中的古老病菌也会开始复活,这意味着冻土融化可能会打开疾病这个“潘多拉的盒子”,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巨大的风险。

潜伏在冻土层中的一些微生物可能是我们所熟知的,也许是人类已经知道并确认已经击败的对手。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宣称天花已经被消灭,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实验室中存放的病毒之外天花病毒已经绝迹,但是科学家警告说它很可能在永冻土内幸免于难。

但更令人恐惧的是那些从未有人知晓的古老病菌,在 2014 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克拉弗里领导的一个小组重新“复活”了 3 万年前被埋藏在西伯利亚永冻土中的两种病毒。这两种都是“巨型病毒”,被称为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和西伯利亚软体病毒,因为比大多数病毒大,它们可以在常规显微镜下被观察到。它们一复活,就迅速恢复传染性。幸运的是,这些特定病毒只感染单细胞的变形虫。然而,研究表明,可以感染人类的其他病毒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复苏。

而这些史前生物重现于世,它们身上携带的古老病菌也可能趁这个机会偷溜出来,像科学家们在一匹距今大约有4500年历史的史前马身上,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病毒,因为永冻土病毒释放感染入院,而2016年,一头死于75年前那场瘟疫的驯鹿尸体,因为尸体重现于世,它身上的炭疽病毒被重新释放:超过90人入院,2500头以上的驯鹿死亡。瘟疫在鹿群中蔓延,大批涅涅茨土著居民被疏散。牧民们被隔离至9月。

总结

基于这个忧虑,来自俄罗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正在对西伯利亚永冻土中暴露的史前生物遗骸,进行史前病毒分析,希望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古老病毒,从而提前做好预防。

近几年史前动物尸体频现,虽然可以让我们更好了解史前时代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但是同样也让人类警惕:冻土在消融,恶魔或将释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