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的海利生物(603718)抛出重组计划,拟收购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盛生物”)55%股权。受该消息影响,海利生物6月12日以涨停收盘,收涨1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标的主营业务与海利生物存在差异,瑞盛生物致力于口腔再生医学领域的科学发展,海利生物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动保业务及IVD业务两大板块。此外,本次交易的预估值为8.8亿—9.6亿元,将以现金方式支付。截至一季度末,海利生物账上货币资金只有6026万元,此次收购钱从哪儿来是一个重要疑问。

抛重组方案股价涨停

6月12日,海利生物收盘报涨停价7.7元/股,涨幅为10%。

交易行情显示,6月12日,海利生物以涨停开盘,盘中涨停板多次被打开,尾盘再度封上涨停,最终收涨10%,收于7.7元/股,总市值为50.66亿元,全天成交金额为1.95亿元,换手率为4%。

消息面上,6月11日晚间,海利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美伦管理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的瑞盛生物55%股权。根据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海利生物旨在通过此次收购进军口腔领域。资料显示,瑞盛生物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口腔再生医学领域的科学发展,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口腔可吸收生物膜、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

海利生物目前的主营业务并不涉及相关内容。截至目前,海利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动保”和“人保”两个不同板块。“动保”业务是指动物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以猪用疫苗为主。“人保”方面,2018年6月,海利生物全资收购的致力于人用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公司另一主要业务收入、利润来源。

biotech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领域并购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扩张和多元化战略,它可以帮助公司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获取新的技术或产品,实现业务的增长和转型。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则表示,跨领域并购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压力。此外,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也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文化差异、管理整合、技术转移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一季度净利由盈转亏

抛重组方案背后,海利生物业绩出现承压,2023年净利下滑逾四成,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现净利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海利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19.76%;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6287万元,同比下降48.3%。

海利生物表示,报告期内,由于相关资产剥离及动保业务受到上游养殖业景气度下降的影响导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

今年一季度,海利生物净利出现亏损,当期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030万元,同比下降1.3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371.9万元,同比下降126.13%。

海利生物对此解释称,公司净利下滑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所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一季度计提股权激励费用1429.56万元,导致净利润降低1151.8万元。

海利生物旨在通过此次交易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出售方对目标公司2024—2026年的业绩进行承诺。经双方初步协商,出售方对目标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的承诺数暂定为12500万元、13750万元和15125万元左右。业绩承诺期内目标公司累计净利润承诺数暂定为不低于41375万元。承诺净利润数系目标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数。

在曹博看来,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重组可以是一种策略,但是否有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并购的目标、价格、整合计划以及市场条件等。如果并购能够带来明显的协同效应,改善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那么即使短期内面临财务压力,也可能是值得的。

收购钱从哪儿来

对于海利生物来说,此次收购将支付一笔不小的数目。

公告显示,双方同意,瑞盛生物的55%股权在本次交易中的估值预估为8.8亿—9.6亿元。最终估值以购买方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为参考基础,由双方友好协商并在签署的正式交易文件中确定。

不过,海利生物目前账上资金不足以承担此次交易费用。截至一季度末,海利生物账上货币资金只有602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78亿元,此次收购钱从哪里来是一个重要疑问。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海利生物账上货币资金不足以支付预估的并购价款,可能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这可能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然而,这将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和偿债压力,需要仔细评估其对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影响。

曹博同样表示,考虑到海利生物当前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大手笔的并购需要谨慎评估。需要考虑并购后的整合成本、预期收益以及对公司财务结构的影响。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海利生物方面发去采访函,公司回复称,“目前瑞盛生物的项目仅出具了提示性公告,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亦存在相关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无法回答超出提示性公告披露内容的相关事宜”。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