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造手机,三年造车,雷军的效率让造车十年才交付了12台的贾跃亭怎么活啊!

#小米工厂艰难爬坡#

凭借出色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的营销能力,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可以说颠覆了车圈对流量的认知,订单量快速到达10万辆。“三年造车不是梦,一经发售十万单”,这是小米跨界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奇迹,也让不少同行羡慕地流口水。

然而,这波泼天的流量,小米有点接不住了,产能、质量等问题接连暴露。

目前,通过小米汽车订车页面就能清晰地看到,现在订购SU7、SU7 Pro版车型锁单后预计交付时间为27-30周,SU7 Max版交付时间则更长,达到32-35周。

10万辆的订单,27-35周的超长交付周期,不难看出,小米汽车的供需天平已经失衡。而问题出在小米汽车生产基地产能不足,此前仅具备每月约8000辆的制造能力。面对供需矛盾,小米汽车只能紧急调整生产状态,全力以赴地提升产能,加快生产步伐。雷军在近期的公开场合表示,小米汽车工厂将开双班,以确保6月交付量的达标。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第21周,小米汽车的周交付量达到了2696辆的历史新高,但在随后的第22周和第23周(6月3-9日),交付量却出现了下滑,分别为2192辆和2100辆。

好在第24周(6月10-16日),小米汽车交付略有增长,重新回到了2500台,接下来的两周里,小米要实现6月交付过万的目标,还有一定的挑战。

不可否认,小米SU7自上市以来创造了中国车圈最强流量现象,但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订单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也存在不少压力。一方面,长周期交付会带来订单摇摆的考验,部分消费者会因为没有耐心而放弃购买;一方面,长期无法消化现有订单,对企业来说也不利于后续的新销量增长。

现在网上甚至出现了小米订单“黄牛”,还有已经订购的用户放弃等待,去提了别的品牌车型。

有订购小米SU7的用户表示:“我是5月底定的车子,但小米的交付周期太长,官方界面显示的是31周,也就是说足足需要半年多时间,这交付周期比保时捷还长,等到这辆车交付出来新车型又要出来。我准备5000块定金不要了,去定别的新能源车了。”

#SU7首批用户是小白鼠?#

人红是非多,享受流量的同时,小米汽车不得不接受全网的质检,除了产能问题外,这两个月来,小米汽车品控也饱受质疑,还因为耐久测试、抛锚、掉漆、刹车失灵、翼子板脱落等问题频频登上热搜。雷军曾在直播间坦言:“小米汽车火得让自己提心吊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要用放大镜看。”

尤其是雷军在一次直播中说小米SU7仍在测试的信息后,再次引起了舆论和从业人员的热议。“再告诉大家一个以前没有讲过的信息,(SU7)这个车队目前还在测试,我们希望把这一批车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全部测试完可能会跑1100万公里。”雷军说道。

有专业人士认为,雷军所说的全生命周期测试应该就是传统车企的地区性路试或全国道路测试,这类测试与台架或场地测试不同,使用场景和强度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根据企业要求的不同,测试里程通常在15万-20万公里不等。

也有人认为,这类测试肯定会在正式投产(SOP)之前,不会是在交付后还继续进行。

这样的讨论下,让不少消费者觉得小米SU7测试尚未完成就开始交付,有将用户当小白鼠的嫌疑。而随着SU7在种种质量问题显现,加上生产交付变得缓慢,这种质疑声越来越大,或许也会对小米SU7后续的销量产生影响。

#共用售后处 没有“自己人”?#

此外,摆在小米面前的难题,除了产能、交付、新增该如何回到正常循环,在使用及售后环节,小米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目前,能体验到小米SU7的消费者依然是少数,首批只有29城、59家门店可以体验,服务中心也只有58家。

不仅如此,目前不管是小米汽车的体验店,城市展厅还是交付中心,都不具备维修业务,这与传统的4S店模式相比,显得不够完善。

日前,有购买SU7的用户因故障售后,拍视频表示售后人员和场地都不像平常的4S店那么规整,整个的售后沟通效率有点慢。并且该用户指出,小米售后车间是与日产共用的,甚至怀疑技术人员可能都不是小米的“自己人”,对于车辆故障不是很了解,需要把车辆数据传到总部查看问题所在。

尽管此前小米汽车已经表示,售后服务中心的网络布局将分批次逐步拓展开业,预计到今年年底,售后服务中心将逐步实现全国约80城的服务网络覆盖,以保障用户用车出行。但在此期间,随着产品问题的暴露和售后服务的不完善,用户的抱怨声会越来越多,小米汽车的口碑也会受到不小的伤害。

想当年,小米手机团队从2010年开始筹备,只用了1年时间就发布了第一款手机,但从这一步走到布局自己的供应链及生态链,却用了13年。如今,小米的造车效率再次震惊了车圈,可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让人担忧,雷军放话小米要经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能如愿实现吗?

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变得难上加难,一味地消耗品牌价值并非明智之选,从刚上市的泼天流量,到现在面对产能不足与产品力不足的质疑,接下来小米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的发展策略和市场环境,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否则,它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成为下一个高合,也未可知。【iDailycar】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