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包青天》中,包拯被称为“天下第一聪明人”。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农夫告诉包拯,自己家的牛被人割了舌头,包拯竟然告诉农夫回家把牛杀了吧,这样割牛舌头的人就会自己来自首的。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呢! 电视剧中的包拯聪明绝顶,没有解不开的谜题,也没有断不了的案子。历史上的包拯虽然不可能如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神机妙算,但也绝对是一个聪明人,是一个受百姓拥护的好官。 有一桩案子是两个人因为一份黄金而争吵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说金子是自己的,吵吵嚷嚷地找到了包拯。包拯说:“那你们就一个一半吧!”这样听上来还真是公平。

面对这个结果,一个人哭泣,一个人欣喜。包拯也是断定金子是哭泣的那个人的,因为他遭受了损失,所以才会伤心哭泣,另外一个人白白捡了一份金子,自然是欣喜若狂。 还有一次,两个兄弟吵吵嚷嚷地来请包拯给他们做主。他们两个都觉得,父亲的财产对方得到的多一些。面对这种问题,一般人的做法肯定是,说一说你们两个都有多少财产,然后再对财产进行一下评估,然后再取多补少。 可是这么算下来麻烦不说,彼此对财产的估价也不一致,彼此财产的隐藏也是一个难题。可是包拯不是一般人,他一句话就解决了,“既然你们两个都觉得对方的财产多,那么你们两个把财产交换一下不就行了吗!”这个方法还真是简单,这样两个人都开开心心地回去了。

通过这两个小事,我们不难看出来,包拯的确聪明,而包拯聪明的原因是因为他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这么看呀,懂点心理学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封建社会更是这样,农业是全国最重要的产业,以至于到现在也依旧被称为第一产业。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宋朝的农业也是很发达的。 老百姓种庄稼,耕牛就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牛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只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所减少,随着大量的农业机械投入应用,机器的诸多优点使得它代替耕牛成了农业里的主角。

在宋朝的时候,一个家庭里要是能有一头耕牛,那就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了。耕牛的价值就好比现在的一套房子。现在我们的房子要是贬值了,或者天灾人祸没有办法住了,很多人都会崩溃的,当时老百姓的牛要是有个差错,老百姓也是很崩溃的。 这一天,有人火急火燎地来敲登闻鼓,开封府府尹包拯立刻开堂。一个农夫哭哭啼啼地说着,他家的牛昨夜被人割了牛舌头。 我们在很多电视剧里都看到过,一个人想要自杀,但是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协助他的话,它还可以选择咬舌自尽。人能咬舌自尽,同为哺乳动物的牛舌头被割,自然是活不了了。

咱们现在肯定是想,牛活不了了,杀了吃肉就行了。可是在宋朝,耕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农民是没有宰杀耕牛的资格的。 尽管对于老百姓来说,麦子成熟了,一亩地只能收一千元;麦子不成熟的时候就卖了,一亩地能收一千五百元,好像是很赚。但是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农民生产粮食并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国家的事情。 在宋朝的时候,耕牛就是这样。耕牛虽然是农民自己的,但是不能随意宰杀,因为养一头牛的成本非常高,要是有居心不良之人利用老百姓追着利益的心理而高价收购牛肉的话,耕牛大量的减少是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是会起义造反的,所以耕牛虽然小,却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农夫说耕牛杀不得,又救不活,自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时候聪明的包拯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给他发了宰牛文书,让他把牛杀了,卖肉。 宋朝的牛,只有老死了才能杀了卖肉。我们都知道,牛肉羊肉都是越嫩越好吃。所以火锅店里的牛肉和羊肉才会被叫做“小肥牛”“小肥羊”。老牛的肉自然是不好吃的。 农夫把牛杀了,把牛肉拿到市场上去卖。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他的牛肉质量好,自然价格也就高。因为不能说是牛肉,所以也就没有人明知故问了。现在的牛肉都是很贵的,老百姓也不是天天都吃的,更何况在宋朝,能买的起牛肉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家庭。

有钱人要吃好的,就不会在乎那几个钱。就像现在蔬菜挂个有机,身价就翻了好几倍一样。有钱人买到了好的牛肉,也就偷着乐了,自然不会告诉官府有人私卖牛肉。而穷人是买不起牛肉的,也只能是羡慕而已,根本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告发官府。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来到开封府,告诉包拯有人私杀耕牛卖肉,这可是大罪。包拯二话不说,把卖牛肉的农夫抓了过来。公堂之上,包拯告诉农夫,这就是那个割掉你家牛舌头的小人。 告状的人自然是不承认的,可是等到包拯把前因后果说清楚的时候,那个人也就不得不认罪了。原来两家闹了一些矛盾,所以他猜想了这么一个损招来报复邻居。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割牛舌头的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