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说老板蠢,你真的觉得,一个打过无数次胜仗、拥有那么多连锁企业的老板,会这么蠢吗?

一开始,贾老板可能只是冲动之下的应激反应,可事情发酵这么多天,依然在不依不饶地战斗,图啥?今天,茉莉要跟你说一个反常识的角度。

别急,我先讲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插曲。昨天,我准备带娃取西贝抄底,想趁机写个西贝观察日记,但娃说西贝不好吃,就被拉去了隔壁的吉野家。

俩娃都点了牛肉饭,我点个猪肉饭,3分钟后,两份做好的牛肉饭顺着传送带滑到我面前,店里唯一一个似乎为了提供情绪价值而存在的服务员走到我的面前,满脸堆笑地告诉我:“女士您好,您的猪肉辣白菜是现炒的,所以需要再等一会。”

我俩对视了3秒,看到他脸上笑出的喇叭花,我一下子就GET到了。多亏了西贝,我吃个吉野家居然还有了知情权了。

转念一想又不对,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是在温柔提醒我:牛肉饭不是现炒的?

这算不算餐饮业给我植入的一个心锚?给我打预防针?“所有的餐馆都用预制菜,我们也不例外,您需要新鲜的,就要等一等啦。”(注:这里把所有非现炒都定义为预制菜)

所以,当茉莉群里有人问:西贝因为这件事会倒下吗?我第一反应是,可能会。但现在却觉得:不会。

对于整个餐饮业来说,如果一个坚持为行业模式辩护的企业最终倒下了,会给公众传递什么信号?只会让整个餐饮业使用预制菜承受更大的质疑压力,这不是让整个行业陪葬吗?

所以整个产业链都有动机确保西贝不倒下,而且还要通过这件事,彻底扭转预制菜在民众心中的印象。

这里面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和信号:

罗永浩说,他锤西贝,有很多朋友来劝他收手,这几天,他一直在收手和锤贾之间反复横跳。一个“愚蠢的”贾国龙,值得那么多人帮忙吗?

再看看资本市场,昨天开盘,预制菜概念全部大涨,收盘也能吃到3-4个点的浮盈。资本已经对这件事集体投票了,这不是坏事,甚至是个重塑公众认知的机会。

这几天,一篇叫《上海家长集体请愿,让西贝的预制菜进校园和关系户绿捷竞争》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流传,力挺西贝进校园,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孩子们也可以吃干净、健康的预制菜。如果是刻意为之,可以说这公关真的绝了。

你再去看西贝的道歉声明,写了一堆整改措施,但基本都指向了一个意思:承诺多款菜品该做现炒。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清楚:并不是所有菜都现炒。换句话说:预制菜没错,它就是合规的、健康的,你得学会接受。

所以,贾国龙一而再,再而三硬刚,不仅仅是为了出气,也不仅仅是为了西贝一个品牌。是因为餐饮界叫他一声老大哥,把他顶了出来,他得替整个行业顶下子弹。

然后你就看到,贾国龙将其定义为一场战争,要发动什么1.8万员工的作战人大会。

这就不能定义为一次简单的公关行为了,而成了一次改变历史走向和进程的的宣战,宣的是:为预制菜正名。

从这个视角看,他的“愚蠢”,反而成了英雄的孤勇,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而顶他,是整个餐饮界、乃至所有预制菜获利方的默契。

那么多人顶他,贾国龙根本不会倒下。毕竟,公众的情绪反应,是短期的;产业的利益布局,是长期的。决定胜负的,不是朋友圈里的骂声,而是市场的最终选择。西贝甚至可能因为这次事件获得了声量,赢得了行业支持,为中国餐饮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转折。

人生能有几回搏?贾国龙选择把自己放在枪口上,博一次。

也许,真正愚蠢的是我们这些以为自己看懂了一切的旁观者。当我们在为一场口水战津津乐道的时候,真正的游戏规则早已在悄然改变。

(关注我,我是永远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热点的茉莉,带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