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年晚春,年满62岁的汤和突然请求辞去所有职务,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朱元璋不仅没有斥责,反而大方地赋予他丰厚的赏赐。

然而,汤和似乎还不满足,他又提出了一个看似无理的要求:“老臣年事已高,但心中仍存一愿,望陛下能赐予老臣,后宫中100个美女,以陪伴余生。”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以为汤和晚年昏聩,贪图享乐。然而,朱元璋听后却并未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这是为什么呢?

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远不止朝堂之上的君臣,两人在少年时期更是好友。那时,两人都是穷苦出身,一同在郭子兴的红巾军中摸爬滚打。

汤和自幼便是孤儿,与朱元璋乃是同乡。在幼年之时,便心怀远大抱负,于嬉戏玩闹之际,亦曾操练骑马射箭之术,且能统率一众孩童。待其长大成人,身高七尺有余,举止之间尽显洒脱之态,更是智谋超群。

当郭子兴起兵之际,汤和毅然带领十数人前去归附,凭此功绩获授千户之职。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修书一封,诚挚邀请朱元璋投身义军,朱元璋那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和尚,以乞讨化缘为生。

此后,他与朱元璋肩并肩作战,共同攻克大洪山、滁州,并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担任管军总管,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战火的蔓延,汤和的足迹遍布了和州等地,其间,他展现出的忠诚和勇敢让朱元璋深感欣慰。当时的将领多是朱元璋的同辈,大多数人都不服朱元璋,唯有汤和,比朱元璋年长3岁,却始终能谨慎而真诚地执行朱元璋的每一项命令,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在平定太平的战役中,汤和更是英勇异常,缴获了300匹战马。面对陈野先的激烈攻势,一箭射中了他的左大腿,但他坚韧不拔,将箭矢拔出后毫不畏缩地继续冲锋陷阵,最终与众将一起生擒了陈野先。接下来,他又攻下了溧水、句容,并随军占领了集庆。

自滁州至和州,再到集庆,汤和与朱元璋并肩攻城略地,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汤和的努力。

功成名就之后,汤和随徐达攻克镇江,晋升为统军元帅,权力更上一层楼。此后,他率领部队南征北战,从奔牛至品城,降服了陈保二,又攻克金坛、常州。后来,汤和被下令驻守常州。

常州是朱元璋和张士诚势力边界的关键之地,然而,爱酒如命的他,在酒精的影响下,一次不慎吐露了心底的豪言:“吾坐镇此城,如屋脊之上,望左则左倾,望右则右倾。”

他的话语,似是无心,却透露出自己对这江山社稷的影响力。仿佛在说,若他汤和投向朱元璋,朱元璋便能一统天下;若他转投张士诚,张士诚便能成为天下之主。

此言一出,虽在酒后,却快速传遍了朝廷。朱元璋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表露更多情绪。但作为一个心思深沉的帝王,他怎会忽视这样的挑衅?

从后来的事件来看,朱元璋或许早已将汤和的这番话铭记于心,只是时机未到,他不愿因一时之气而失去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洪武四年,汤和被赋予征西将军的重任,领兵前往四川,讨伐那里的明夏政权。然而,汤和的军队在三峡天险前受阻,久久未能突破。

朱元璋终于将心中的不满化作一顿严厉的斥责,指责他"行动迟缓,延误战机"。尽管汤和最终平定了四川,但作为主帅,他所得到的赏赐却远不如副将傅友德和廖永忠。

汤和心中暗自叫苦,这才明白,朱元璋的这番斥责,正是对他之前狂言的旁敲侧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失言,已经种下了祸根。

从此,汤和变得更加谨慎,他亲眼目睹了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倒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深感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

到了1388年,汤和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主动向朱元璋提出解除兵权,请求告老还乡。

汤和的请求,看似荒诞,实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他知道,朱元璋最忌惮的,是手握兵权的功臣。而他主动上交兵权,再要100个宫女,无疑是在告诉朱元璋,自己已无心权势,只求安度晚年

朱元璋的大笑,或许是对汤和这种自降身价的行为感到好笑,也或许是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一个只想要美女的老将,对他来说,已无威胁。

汤和带着100个宫女,离开了朝堂,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的生活,虽然不再有昔日的辉煌,却也安稳了许多。而朱元璋,也因为汤和的主动退让,对他放下了戒心。

2年后,李善长的悲剧,再次证明了汤和的选择是多么明智。李善长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被朱元璋抓住把柄,最终惨遭杀害。而汤和,却因为自己的谨小慎微,得以安享晚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