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运输组织效能加快提升,有效促进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在北部湾港,广西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正源源不断运往东盟国家。汽车产业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柳州更是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在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浪潮下,传统车企如何快速切换赛道,保持竞争优势?柳州汽车工业用自己的探索给出了答案。  绿色出行成为潮流 新能源车驰骋全球

  您是怎么知道柳州的?是因为一江水、一碗粉,还是因为一台车?看!这就是柳州的街头。在柳州,像这样小巧迷你的新能源汽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连接柳州城区的主干道文昌桥,5分钟之内单向通过的新能源汽车大约有120多辆。开新能源汽车出行已经成为柳州市民的一种出行习惯。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这座常住人口约415万的小城,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已经超过了18.7%,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柳州本地品牌。

  能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2013年,在国家、地方两级财政补贴,减免购置税、不限指标和无路权束缚等红利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大幕从此拉开。柳州要如何抓准自己的定位?

  上汽通用五菱规划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于健表示,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中都是1—2名乘客乘坐一辆汽车,于是他们开发出小型新能源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充电设施匮乏、停车位少等问题逐步显现。2017年,柳州市政府举办了全民找车位活动,两棵树之间、广告牌旁边、人行道角落……只要你找到合适的车位拍照上传,经过审核就可以设立新的车位。

  这些年,柳州建了2.1万个充电设施,1977个充电站点,给新能源汽车找了2.1万个专用停车位。在这种“配套推动”模式的助推下,柳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7年的2.8万辆飙升到现在的超21万辆。近些年,微型车和小型车的销量急剧压缩,柳州新能源汽车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在2023年投产的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里,250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一个又一个“岛”,无人物流车搭载汽车零配件穿行在各个“岛”之间。新能源汽车从开始组装到生产下线,每一个零件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

  与此同时,柳州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科研平台,由8名院士领军构建了全链条研发体系。特别是在用户关注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安全、能源系统、智能、交互等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

  当前,柳州正紧抓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契机,全力提速向海经济。从整车单纯出口到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再到直接在出口国建厂,柳州车企的海外营销策略持续优化,向着更加开放、全球布局加速迈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