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宦官专政、外戚专政和党争之祸由来已久,也无法根除,究其根本就是制度设计的弊病。宦祸和党争在明朝中后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就明确了宦官不得干政这一条铁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铁律很快被打破。 明朝到了中期,朝臣结党营私日益严重,皇帝行事处处被官员掣肘,于是不得不利用宦官的权势,最典型的就是锦衣卫和东西两厂,也有少数皇帝近侍乱政,明英宗时期的王振便是其中一位,并且他还引起了一次明代空前绝后的朝堂斗殴。

一、英宗少年即位,王振深受信任。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因为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传位给了他和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钰。由于朱祁钰年纪尚小,因此朝政由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把控,倒也没有出什么乱子,仁宗和宣宗时期的政策有条不紊地执行,社会较为安定。

朱祁钰即位的时候由于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跟着老师学习和研究学问。虽然是天潢贵胄的身份,富贵无极,但皇家子弟不像寻常百姓人家的儿女一般,能够日日得到父母长辈的照料,无忧无虑地长大。

因此朱祁钰的童年是非常孤独的,唯一能和他交心玩耍的便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内侍王振。王振本是明朝初期河北蔚县的一个落第秀才,后来由于科举无望,又贪图荣华富贵,于是自愿入宫成为宦官,很快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 后来王振成了朱祁钰的近侍,日日陪伴在朱祁钰左右,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除了朱瞻基和孙皇后,王振是陪伴朱祁钰时间最久的人。因此二人关系十分亲厚。朱祁钰每每行为不端的时候,王振也经常代替朱祁钰承受责骂。

二、张后三杨离世,王振趁势乱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氏和三杨先后离世,朱祁钰不得不独自面对朝堂事物和群臣。此时明朝朝堂中分为武官、文官、宦官三股势力,且文官中的党争也十分剧烈,前朝暗流汹涌,危机重重,没有人能成为朱祁钰可以信任的心腹,因此只能宠信王振。 王振由于朱祁钰的宠幸,很快开始擅权专政,结党营私,贪污纳贿,有了自己的党羽。但是王振毕竟身为宦官,学问有限,他如此行径,很快就遭到了群臣嫉恨。除此之外,他还与蒙古瓦剌长期勾连,最终导致了瓦剌的进犯。

三、英宗瓦剌被俘,群臣朝堂斗殴。 1449年,瓦剌以贡马争端为借口,大举进攻中原,很快攻破了明朝的边境防线,明朝国防告急。此时王振不仅不劝说朱祁钰妥善部署,还利用瓦剌战事党同伐异,劝说朱祁钰御驾亲征。朱祁钰年少任性,同意了他的提议,结果还没有深入瓦剌腹地,就被俘虏。 明英宗被俘虏以后,为了避免群龙无首,朝政崩溃,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代宗即位之后,朝中立马有大臣向代宗上书,请求代宗清算王振的党羽,剿灭阉党,重振朝纲,还政于君。

这番提议立马遭到了王振党羽的反对,一时间群臣争论不休,各种言论沸沸扬扬,让朱祁钰很是头痛。王振一当时心腹大患无疑,但是也正是由于他党羽庞杂,无法一蹴而就地铲除,因此他十分为难。 正当群情激奋的时候,明朝一位非常有气节的官员王竑为朱祁钰仗义执言,言辞激动之处,还动手打了王振的党羽马顺,然后朝堂上王振一派和其他百官顿时乱作一团,开始群体斗殴。马顺和宦官毛贵、王长随最终被打死,朱祁钰后续又陆陆续续发落了王振的党羽。此后王竑便得到了朱祁钰的重用,平步青云。他为官数十年,也一直兢兢业业,劳苦功高。

总结:中国的封建王朝开始于秦朝,经过汉、唐、宋的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到了明朝已经是登峰造极的阶段。但是随后,明朝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党争、宦官专政的祸患也达到了巅峰状态,直到嘉靖帝一朝,各种矛盾集中出现,且十分尖锐,因此有了明朝终于崇祯,始亡于嘉靖的说法。 而明代中期发生的贻笑大方的朝堂斗殴事件,则是明朝社会矛盾、官场冲突的一次集中体现。明代宗虽然清算了王振一党,削弱了宦官的势力,但是明英宗复位后,宦官势力再度卷土重来,继续为非作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