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有一个很奇特的习俗,那就是男子当兵之时,必须在脸上或者手上刺字,而且这被严格制定成一种兵役制度,从唐朝五代时期,一直到南宋灭亡,延续了将近300年的时间,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历史上,称这种制度为“黥兵制”,就是招募士兵之后,在脸上和手上,先刺上字,然后用墨进行污染,最后终身不退。 “黥兵制”最早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从记载。唐朝时期,实行府兵制,到了后期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在募兵的过程中,则出现了“黥兵制”这一个奇怪的现象。

“黥兵制”始于何人有很多的说法! 一说,源自于朱温,根据《史记》记载: 调其境内,凡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皆黥其面,文曰定霸都,得二十万人。 《史记》中还有一则记载: 梁太祖初年,凡军士皆文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或思想逃离,可以抓回送回军队,即使到了家乡,也没有人敢收留。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事情,唐朝末年,群雄逐鹿,各大军阀大肆招兵买马,争夺天下,正常的招兵渠道,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只能强拉民夫进入军队。被强征的人,自然有很多不愿意为其卖命,最后只能采用“黥其面”的办法,防止士兵逃亡,即使逃亡,也可能被敌人认出,丢掉性命。 由于历史资料的短缺,军队之中,是有专门人负责“黥面”,还是士兵之间互相“黥面”,用什么工具刺字,士兵的心理如何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但是,对于刺字的对象,刺字的部位,字数,任然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一般情况之下,刺字的部位,分为脸、手臂,手背,总体上来说,唐朝时期,刺字的部位大多是脸,而到了南宋时期,出现了刺手的情况。刺字的数量,多少不一,从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不等。 举一个例子来说,宋仁宗年间,大约在1023年,新兵招募之后,首先要被刺上“指挥”两字,用来防止士兵逃跑,一旦所属的部队,有了番号,那么就会加上“骁锐第三指挥”,“云翼第八指挥”之类进行区别。 在手臂上刺字,是一种比较有待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少。刺在手上则比较平常,宋仁宗之时,会在番兵的右手虎口刺上“中勇”二字,弓箭手则在左手臂刺上“拣中弓手”四个小字。 “黥”,本来时给犯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法,为何在唐朝末年,宋朝时期会用在士兵的身上呢! 从表面上来看,好像就是为了防止士兵逃跑。 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看,“黥兵制”的产生,还是在于当时中国处于“重文轻武”传统军事观念下。武人的地位比较地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军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并渗透到军事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的军事文化观念,其核心就是以道德立国,而不是以兵立国,以仁义治理天下,而不是以武力强制天下,对于战争这种暴力的活动,从内心充满一种谨慎厌恶的态度。 这种心态,从先秦时代就已经萌生,秦汉以后儒家思想的社会意识形态逐渐确立。自此以后,中国人都战争越来越反感,从而导致中国人内心就缺少“尚武”情节,从士大夫到贫民,都以武勇为耻,也就导致了宋朝军队为何总是“以文治武”的怪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军队的军权,军政全部由文人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措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减少了武人的专权,从侧面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典型的封建政治制度。 可是缺点也一样明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 随着社会逐渐的稳定,军人的地位更加的低,甚至失去了一部分人身自由,加上朝廷招募过多,导致一些“失职狂捍”分子进入军营,败坏军纪,导致军人的形象更加不堪。

“黥兵制”的危害更大,强行拉壮丁,直接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战乱不断之下,很多走投无路的人会自愿当兵,这就给朝廷或者军阀一个错觉,感觉只要给其刺上字,就会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反而忽略了,战争也是需要粮草,后勤的,大量农民投身军队,导致田地荒芜,生产力几乎为零,战争根本就无法持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