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4月25日盛弘股份(30069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平安基金、易方达、海通资管、东兴证券、广发基金、光大保德信、中信保诚资管、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国融证券、南方基金、长江资管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董秘介绍下 2024 年一季度的业绩情况以及各产品线收入情况。

答: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634.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98%。其中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2.11亿元,同比增长 26 %;充换电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2.31 亿元,同比增长 48%;工业配套电源 0.96亿,同比增长 25%,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 0.56亿元,同比增长 26%。

2、请问公司怎么看待充电桩未来的发展?

随着 2023 年国家发布的一些关于促进新能源车及其补能设施发展相关政策持续发力,新能源车在整车占比将不断提升。相关政策例如2023年 3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 2023-2025 年,要求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新能源占比力争到 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 11。2023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拟确定 15 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推广在公共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数量预计超过 60 万辆;试点城市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将建成超过 70万台充电桩和 0.78万座换电站。

根据充电联盟统计,截至 2023年 11月,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 2024万辆,充电桩保有量 826万台,车桩比为 2.45,但充电桩大部分为随车私桩,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仅为 263万台,车桩比为 7.71;具备公共快充性能的直流桩保有量仅为 114 万台,车桩比为 17.74。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公共领域充电供需矛盾凸显。此外,中国各地政府出台支持充电桩建设政策,鼓励超前建设,中国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加速期。

3、请问今年国内储能的市场情况预计是怎么样的?

储能作为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政府已提出多项旨在推动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4月 1日,新版《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正式运行,新能源部分电量将进入市场,按照市场化定价交易。光伏进入现货市场后将拉低午间电价,影响光伏收益,储能“能量搬运”价值显露,有利于提升源侧配储利用率。4 月 12日,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根据能源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2023 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 31.39GW/66.87GWh 较 2022 年底增长 260%;2023 年新增装机规模 22.6GW/48.7GWh,根据 CNE

S 统计,截至 2023 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 34.5GW/74.5GWh,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21.5GW/46.6GWh,超过 100个百兆瓦级项目投运同比增长 370%。

2023 年开始,国内的储能在成本快速下降叠加收入模式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正逐步从政策驱动转为经济性驱动的市场。

4、我们看到 2024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增幅为 33.81%,但利润增幅不及收入增幅,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公司苏州工厂投产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摊销费用及投产的其他费用增多,但因目前产量规模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导致利润增幅不及收入增幅。

预计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净利润的影响会弱化。

5、请问今年苏州工厂的排产是什么样的规模?

目前公司主要生产场地惠州已经满产,苏州工厂从今年开始陆续会投入产能,具体的进度要根据订单的情况进行安排。

6、公司的直流和交流充电桩产品是否通过美标的认证?

公司的直流和交流充电桩产品已通过美标认证。

7、公司充电桩业务目前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

目前充电桩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公司目前也在积极拓展中。

8、公司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期即将结束,后续是否有安排继续推出类似的激励计划?

公司 2023年 11月购了部分股份,该部分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盛弘股份(300693)主营业务: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配套电源与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为高端制造业、数据中心、能源及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电能保障;为新能源领域中的储能微网系统、充换电运营、消费及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盛弘股份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99亿元,同比上升33.81%;归母净利润6634.53万元,同比上升5.98%;扣非净利润5983.4万元,同比上升5.04%;负债率52.86%,投资收益0.0万元,财务费用7.47万元,毛利率39.5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6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0.7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257.1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737.81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