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的市场普及度越来越高,车型的内卷方式也不断升级,尤其是智能化,智能辅助驾驶、自动泊车、人机交互、车机互联等方面成为了各大厂商内卷主要方向。这一系列功能往往会高度依赖摄像头,可以看到现在一款智能电动车里里外外都布置了大量摄像头。

摄像头设计的初衷是提升配置的智能化程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出行体验。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智能电动装载的摄像头越来越多,消费者也越来越担心个人隐私被暴露,近些年多款车型隐私暴露新闻的报道,更加加深了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摄影头的担忧,新能源车用户在用车期间的个人隐私该如何保护?

新能源车用户信息在裸奔?

车主的担心不是毫无依据的,智能配置、智能汽车的普及,在车内全天候收集车主数据已经成了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在智能电动车发展初步阶段,车载摄像头收集用户数据的意义在于个性化推荐服务,以获取用户好感,进而提升用户黏性,鼓励用户再购时留在品牌内部。

但是现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汽车变得智能网联化,娱乐系统有向手机看齐的趋势,这时候车企发现了基于娱乐系统产生的数据有更重要的商业价值,于是有车企会想办法获取更多车辆的个人隐私信息。

近些年网上有很多因车载摄像头导致隐私泄露的新闻,国外某电动车大厂员工一直存在泄露车主隐私的行为,他们可以轻松地看到用户车辆摄像头拍摄到的东西,包括住址、公司位置、日常出行路线等。去年理想汽车官微在未获车主或其代理人授权的情况下,也自行公开了车主的行车原始影像,甚至还专门用粗大字体标出了具体的车速。近期高合用户隐私被曝光的话题更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定程度上来看新能源车用户的信息就是在裸奔。

如果新能源车开始“出卖”我们的信息,变为不可信任的伙伴,而是一个被无数摄像头和传感器24小时监视的物体,这种事情是相当可怕的。

新能源车用户隐私频繁被曝光的“罪魁祸首”就是摄像头。因为新能源车越来越智能化,大家都在比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用车娱乐性、安全保卫功能等等,这些功能的升级迭代都少不了摄像头的功劳。

在车外,摄像头可以收集道路数据,从而上传至车企的数据库,用以不断升级车辆的驾驶辅助系统,因为新能源汽车一大特点是拥有网联能力,车辆多项数据会实时同步上传到车企的云端后台系统中。在车内,摄像头可以捕捉人脸识别不同的车主,根据不同的车主自动调整预设的车辆设置、驾驶模式等等,避免了手动操作的麻烦,所以对于智能电动车来说,车内外的摄像头会越来越多。

有消息称到2030年,全球新车95%都会联网,其中约45%将具备中高级互联功能。意味着未来购车的消费者中,绝大部分人都会购买到一辆被无数摄像头和传感器24小时监视,可以随时暴露自己数据的智能车辆,涉及的用户数据几乎会涵盖一个人的一切。

摄像头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问题重重的车载摄像头会被广泛应用,就是因为摄像头显著提升了用车便利性,让配置变得更智能,开车出行更安全和更方便。所以正如一句话所说,凡事都是一双刃剑,尽管车载摄像头存在明显的弊端,但是对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完美的,新能源车给我们带来更好用车体验的同时,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是摄像头会“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还有动力电池自燃、续航不靠谱等。对于新能源车摄像头的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其实早在前些年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已经联合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这是中国第一部针对汽车数据安全制定的法规。明确了用户在数据收集上的主动权,各大车企、软硬件供应商、自动驾驶公司们,不能无序收集和滥用汽车数据。

如果车企实在要收集车外个人信息,并且向车外提供,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也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样要求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新法规接踵而至,车企对用户数据的收集也多了一些顾虑。现在进入市场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车企会强调车型的摄像头主要是针对风景拍摄,如果牵涉到人脸等敏感信息,传输到车外会做模糊化处理。

用户有方法避免信息泄露?

多项法规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否所有车企都会如实履行,用户不清楚,我们成为新能源车用户后,个人信息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也不得而知。但是作为用户的我们,也可以尽自己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就是遮蔽摄像头。

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环境较为复杂,所以遮蔽车外的摄像头不实际。但是使用盖板把车内摄像头遮蔽较为容易操作,只在使用摄像头时才开盖。

又或者在车内安装一个声控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我们的声音指令来控制摄像头的开关。当我们想要关闭摄像头时,只需大声说出指令,摄像头就会自动关闭。这样一来车企就难以收集你的数据。

但同时一些需要联网的服务你也用不了,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隐私就没有便利。这也说明一个现象,就是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其实已经无处可逃了。

百姓评车

汽车智能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车主提供了便利,又给车主带来了安全隐私泄露的风险,面对行业的乱象,监管部门和车企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如果我们陷在一种24小时被车企窥探而没有约束的境地,如果这就是我国智能电动车的未来,我相信大家都不想接受这个结果,都是更想回到当初的机械车时代。

这样的智能汽车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不要也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