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饼在茶圈中俘获了不少粉丝。
成为了不少茶客的心头好。
高品质的白茶饼,是珍品,若是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再加上一个有年份。
多重光环的叠加下,更是一饼难求。
在翻看留言的过程中,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茶友介绍,自己先前喜欢喝熟普饼,家里也收藏了许多,机缘巧合下意外得到了一饼白茶饼,想问问白茶饼需要醒茶吗?
这个问题,从别人口中问出,还会觉得有点奇怪。
但茶友介绍自己以前是喝熟普饼,那就不奇怪了。
因为熟普界确实有醒茶这个做法。
但白茶饼与熟普制作工艺不同,不需要醒茶。
具体缘由请听村姑陈细细道来。
《2》
醒茶的做法,来自熟普界。
熟普要揉捻,要渥堆,要重度发酵,采用人工湿熟的技术,把茶叶堆积在一起,洒上水,让茶叶自动发热,转化出特殊的品质特征。
在水和热的共同作用下,就必然会产生一些菌类。
这些菌类,还会一直活跃在熟普的储存过程中。
喜湿喜热的熟普,身体里的菌群会不断地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并生成新的菌,新的物质。
这些新产生的东西,就会让熟普具有更加多元化的风味和口感。
但不可避免地,存放一段时间后,茶叶上会附着闷、杂、陈等味道。
并且,由熟普压成的饼或砖,叶片与叶片间是非常紧密的,严丝合缝。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形容,熟普进入了沉睡的状态。
需要通过“醒茶”这个步骤,焕发原本的香气和滋味。
《3》
那白茶饼需要醒茶吗?
白茶饼和熟普饼,从原料、工艺再到仓储环境,都截然不同。
熟普重发酵,且压得严丝合缝,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睡得很沉。
想要唤醒深层的内质,泡出浓厚的茶味,确实需要醒茶。
反观,白茶的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为简朴。
主要是以萎凋和干燥为主,没有杀青,没有重度发酵,更没有渥堆洒水。
清清爽爽地,把白茶做到极干。
白茶饼压的时候,不像普洱茶压得那么紧实,一丝空隙也无。
白茶饼的制作要求,要松紧适宜,并在茶饼内部留下适当的缝隙。
并非严丝合缝,中间可以有适当的氧气流通。
这样更有利于未来的陈化,在密封的纸箱里,微弱的氧分子可以穿梭在茶饼的内部和外部,让内外都得到良好的转化。
就算是压在最里面的部分,同样能转化出美妙的香气和滋味。
既然如此,也代表着,白茶饼从始至终,都没有沉睡。
没有睡着,又何来醒茶一说呢?
所以,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不用想着怎么醒茶,正常冲泡就好。
《4》
白茶饼醒茶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然是受潮,跑气了。
储存白茶的条件是,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这就意味着,想要存出好白茶,必须避开水汽、高温、光照、异味等干扰因素。
从白茶加工完成,到用三层包装法,再密封,离墙离地,放在湿度低干燥的地方。
种种细节,都在暗示,白茶要讲究“干”。
任何多余的水分,都要千方百计地躲开。
那么,当我们把白茶饼提前撬出来醒茶,暴露在空气中,它会如何呢?
是的,干燥的茶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会大量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
并且,让原本扑鼻的香气挥散,让浓郁醇厚的口感损耗。
白茶最终受潮,跑气,品质严重下滑。
若是经过多年精心养护而来的白茶饼,醒茶,无疑是糟践了一款稀世珍宝!
《5》
介于这位茶友是新人,第一次喝白茶饼,那村姑陈就再写一写新人该怎么泡白茶饼吧,想必这位茶友一定需要。
第一步,备器
一个盖碗,一个公道杯,品茗杯(喝茶人数决定),这个是最基础百搭的茶具组合。
建议使用白瓷盖碗,因为白瓷材质,不吸香不吸味,能泡出一款茶的原汁原味。
公道杯选透明的玻璃公道杯,更方便观察汤色。
第二步,秤茶
用茶刀撬下5克干茶。
老茶友混迹江湖多年,用手一掂量或者光是“目测”,就能感知投茶量是多是少。
但若是像这位茶友一样是新人,还是用电子秤精准秤5克较好。
投茶太多,茶汤会过浓,反之则会太淡。
5克的白茶干茶,配上110毫升的标准盖碗,是最佳的茶水比例。
浓淡适宜,鲜爽醇和。
第三步,沸水冲泡
冲泡老白茶,水温一定要高。
沸水冲泡,对茶香、茶味释放更有利。
老白茶的药香、陈香、药香、粽叶香等,闻香感受更馥郁。
和温水泡茶相比,沸水冲泡出来的老白茶,汤感醇厚程度会更好。
第四步,环壁注水
左手拿着烧水壶,将壶嘴靠近盖碗上方。
右手持盖,轻靠在盖碗旁。
沿着碗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注入沸水。
同时,眼睛还要时刻紧盯水位线。
注水量要适中,接近碗沿时就可以停止注水了。
第五步,快出汤
快出汤指的是,从注水开始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控制在7-8秒。
如此,注水、合盖、出汤需要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
出汤后像别着急放手,尽量多滴一会沥干茶汤。
第六步,分汤品饮
沥干茶汤后,趁热揭盖闻香。
能闻到馥郁悠扬的药香、陈香、花香等多元香气。
将茶水分入品茗杯内,小口啜入,细细品尝。
感受茶汤的滋味层次和汤感厚度。
《6》
喝白茶饼,还是简简单单就好。
不要想得太多、太复杂。
白茶是白茶,普洱茶是普洱茶,亦是同物种却又不同类。
之间有种种关联又有着种种不同。
就像不同肤色的人种,不仅仅是皮肤,很多方面都有区别。
喝白茶,还是遵照白茶的特性来泡,来喝,才能让它的养分得到最好的释放。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