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姜伊菲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脱发人口数量超过2.5亿,脱发问题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议题。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指出,在26-30岁的年轻人群中,脱发现象尤为突出,占脱发人群的近半数。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预示未来脱发人群可能会继续增加。尽管专家在努力寻找与脱发有关的遗传物质,但目前仍没有明确发现。

脱发问题的日益严重伴随着治疗领域如植发市场的蓬勃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植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3年预计为264亿元,2021年渗透率仅为0.25%,随着90后脱发人群对外貌关注度的提升带来植发手术需求的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到756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8%。植发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于医美服务行业整体,2020年行业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为23.9%。

近日,大麦微针植发联合创始人崔韶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脱发治疗行业也迈入2.0发展阶段,从单一的植发手段向分级诊疗、综合治疗策略的转变,皮肤科医生的直接参与,使得脱发诊断和治疗更加专业化。同时,分级诊疗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药物治疗到非手术治疗,再到植发手术,患者可以在脱发的不同阶段接受恰当的治疗,避免了过早进行植发手术的风险。

外科植发+内科服药:治疗雄脱“双管齐下”

脱发问题已成为我国民众的日常困扰之一。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中国脱发人口数量已超2.5亿,其中26-30岁人群占比达41.9%,占据脱发人群主流。考虑到生活不规律现象的普遍性,我国脱发群体人数或将进一步增加。

临床上将脱发分为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其中,非瘢痕性脱发中的雄激素性脱发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根据《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我国近90%的脱发类型都属于雄性激素性脱发。其特点是进行性脱发,并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北京大学人民医药皮肤科教授、中国毛发研究会主席张建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介绍,男性和女性都自然产生雄激素,这是一种性激素,主要在男性中发现,但也在女性体内存在。每个人的肾上腺和女性的卵巢都能产生雄激素。

此外,雄脱受的遗传因素影响,尤其是某些毛囊对雄激素特别敏感,主要表现在头顶和前额区域。这种敏感性导致毛囊的逐渐脱落,目前医生仍在努力寻找其遗传物质。

因此,脱发的预防显得尤为关键,在初期脱发时便可观察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迹象。崔韶芳分享了一种简易的自我检测方法以辨别脱发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通过牵拉试验,即轻轻地从头皮上抓起一束头发并轻拉,可以进行初步判断。该方法也被称作医学上的参差试验。正常情况下,若脱落头发数量为1至2根,则无需过度担忧;但如果脱落3根或更多头发,则可能预示着脱发问题。另一个自测方法是在洗头时收集脱落的头发,若数量超过50根,则应考虑就医。”

对于女性而言,雄脱更难以被察觉。张建中指出,与男性不同,女性雄脱通常是缓慢且不易发现的,因为女性的发际线往往保持不变,使得脱发问题更难被识别。而当脱发问题已经产生后,治疗不可忽视,可通过居家保养、专业治疗、植发手术以及植发后长期养护保护头发。

在脱发机制的研究中,张建中提到一种酶——5-α还原酶的发现。该酶能将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DHT),后者是毛囊萎缩的促进因素。幸运的是,5-α还原酶的活动可以被抑制,从而降低DHT水平,阻止或部分逆转头发稀疏。因此,如果雄脱发现的早,可以通过吃药的方式来治疗。

尽管药物治疗在早期阶段可以有效,但张建中也坦言,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已无法满足其治疗需求,这时就需要考虑自体毛发移植。“由于激素不敏感的毛囊——通常位于后脑勺——具有先天的抵抗脱落的特性,将这些毛囊移植到敏感区域可以有效改善脱发状况。”

然而,即便已进行毛囊移植,如果不采取药物治疗,未移植的敏感毛囊仍然存在脱落的风险。因此,外科植发方法和内科服药治疗应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与脱发早期察觉趋势类似,在治疗方面,由于女性雄脱慢性性质,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张建中对此持审慎乐观态度,他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期待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特殊人群,如产后的孕妇,由于生活习惯改变、激素紊乱等因素导致的脱发,崔韶芳表示,市场上有许多适合孕妇使用的产品,但许多孕妇可能因不了解或缺乏意识而延误治疗。了解和选择适当的治疗产品对于预防和控制此类脱发至关重要。

植发行业进入2.0时代

受脱发问题日益严重和人们对于外观需求提升的影响,我国植发行业发展迅速。头豹研究院分析指出,2016年植发则进入大众视野,技术还未获得认可,随着植发机构营销力度加大以及植发技术的不断完善,植发手术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促进行业发展。

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8.1%,到2030年,中国正规植发市场规模达756亿元。头豹进一步分析指出,未来随着颜值需求的提升以及植发宣传的普及,居民对植发手术的接纳度将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植发向二三四线城市渗透、植发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规范化以及植发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中国植发客户群体将从脱发患者扩展为大量寻求通过医学治疗而改善脱发状况的消费者群体,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在技术手段上,毛发移植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其中FUE技术及其升级版微针植发技术成为国际主流。与早期的PLUG技术和毛囊单位移植技术(FUT/STRIP)相比,FUE技术直接从供体区“采集”独立毛囊单位进行移植,留下的是微小的点状疤痕,使术后恢复更快,外观影响最小。微针植发技术,作为FUE的进步,种植孔面积比传统的种植孔小三分之一,更易掌握头发的生长方向,进一步提高了种植密度和自然度,实现了低创伤、高精准度及快速恢复的效果。

在诊疗方面,崔韶芳介绍,当前整个植发行业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在1.0时代,行业中大多采用相对单一的植发手段治疗脱发,而到2.0时代,脱发治疗采用分级诊疗、综合治疗的方法。

《脱发分级诊疗白皮书》指出,对于男性和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经典的表型分级分类方法,分别为汉密尔顿-诺伍德量表(Hamilton-Norwood)和路德维希(Ludwig)分级。2007年,韩国Won-Soo Lee等提出basic and specific(BASP)分级,相较于国际上主要针对欧美患者制定的分级分类方法,该分级更加适合亚洲患者的临床应用。

在此基础上,大麦微针植发提出的脱发分级诊疗概念根据发友脱发量和脱发程度将脱发发友分成轻、中、重度等不同等级。轻度是指早期脱发量不多,脱发程度轻,照片有头发微微减少,毛发镜指标有变化。治疗以药物、居家养护、食疗为主;中度脱发是指照片头发减少,毛发镜指标变化明显。治疗以养固(药物、理疗等)为主。重度脱发是头发明显减少或秃发,影响外观,治疗以植、养、固为主。

崔韶芳进一步指出,目前医院门诊部均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脱发诊断向更加专业化转变。“例如稀疏型患者,头发仍能盖住头皮,这类患者在脱发分级诊疗中,不建议直接进行植发,可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例如电动微针治疗,结合药物和低能量激光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再判断是否需要植发,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无需进行植发治疗。”

此外,崔韶芳强调比起行业发展1.0阶段的直接植发,脱发分级治疗存在两点好处。

一方面,在脱发治疗中,始终应该强调“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脱发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从最初的轻微脱发到明显的脱发可能需要3至5年时间。如果人们能够在脱发初期就意识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监测,使用适当的养护产品可能就足以控制脱发,避免其进一步恶化至需要进行植发的程度。

“未来可能脱发的市场会大一点,脱发市场包含植发市场。植发只是脱发治疗里的其中一个手段,但它不是一个绝对性的手段。”崔韶芳认为。

另一方面,植发手术应具备终身性质,大多数人可能只需进行一次手术,因为原则上手术后的头发能够长期保持,不再出现脱落。脱发分级诊疗方案允许患者在脱发进程的任何阶段接受恰当的治疗,避免出现在早期直接植发后,脱发进一步导致需要进行二次植发手术、付出更多金钱和精力的状况。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