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长达数十到一百多年,无数个日日夜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的色彩。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又可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成年之前很大程度上个体会依附于原生家庭,主要也就是自己的父母;等脱离原生家庭到结婚之前,大部分时间又是自己独处;
       在结婚成家之后,自己和另一半会形成比较稳固的共同体;等自己年事已高,又会和子女建立一定的关系。


       所以人的一生难免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稳定社会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去进行自己人生相应的行为活动。那么怎样的关系最值得我们去珍惜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应当重视怎样的关系,就在于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
       比如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就认为,人类社会当中的文化,其实就是建立在个体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方式之上的。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应该建立怎样的社会关系,首要目的就是明白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
       陈道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名演员陈道明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出色的台词功力,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


       同样在日常生活之中,陈道明也凭借自己的睿智而构建了自己特有的生活风格,还因此招来了许多媒体的询问。
       当有记者询问到:“您认为这辈子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这样的问题时,陈道明答到:“你自己的需要,才最重要。饿了能吃,困了能睡,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个回答十分睿智,我们的生活确实如此:有了能力之后,要为了另一半和小家庭而努力奋斗;有了子女,要尽全力满足子女的各种需求,让他们顺利成长;
       父母年纪大了之后,还要保障父母的生活,尽到自己的赡养义务。


       那么当自己也老了,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之后,又应该何去何从?是要每天“召唤”自己的子女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还是和老伴一起过彼此想要的生活?
       亦或是与自己的老伙计们娱乐度日?其实这些关系都不是最重要的。老年人的社交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最终决定自己生活状态的,仍然还是自己。
       人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健康还是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未知的恐惧,尤其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导致的。
       这些问题,其实最能够有效缓解和解决的,就是自己。可以从一些重点去注意:


       1.停止内耗
       老年阶段是个体在一生当中,对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任何人都最有感悟、体验最深的阶段,同时由于这个阶段脱离了忙碌的工作和社交,独处时间比较多,
       所以个体极容易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困扰,比如和子女之间的一些拌嘴,会让其认为自己“不中用了”“被孩子们嫌弃了”;社交过程中的不适应也会让其感到失落;
       和伴侣的摩擦更是会引发其消极情绪......之后又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消化这些内容。
       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态乐观,对自己面对的事情抱有积极态度。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而殚精竭虑,陷入消极。
       2.减少焦虑
       老年人由于在之前的人生当中操了太多心,所以总是“眼里有活,心里有事”。这种惯性其实不利于保持好的生活态度,甚至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很多老人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思考和忙碌:早餐吃什么,给家人准备什么午饭,送孙子上学......平时还要考虑晚辈的各种困难,
       可以说是十分累,长此以往,其很容易陷入到焦虑情绪之中。
       所以想要过好老年生活,还是要心疼自己,不必事事都担心。


       3.过好自己
       老年人也有社交生活,甚至还更加频繁。但很多老年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也很容易陷入一种相互攀比和比较的误区:比较各自的退休收入、相互交换生活品质、甚至把子女的工作和家庭也作为谈资来比较。
       和小孩之间的攀比一样,这种比较也会导致老年人的心理失衡:听到别人家过得更好,自己心理难免会产生嫉妒等情绪,从而心生消极情绪。
       其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只要比过去的自己过得好,其实就很好了。


       人生过到最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