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大学生展示APP上的“借钱”入口。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记者 肖娟)“点个外卖都推送贷款”“一不小心就开通了月付功能”“提示领取100元无门槛支付券,一点就要求办信用卡”……面对日常生活中APP推送的贷款服务,不少人感叹,互联网的尽头果然是借贷。

近年来,大量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7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贷款网络营销倡议,呼吁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规范开展贷款网络营销活动。

其中提到,不得针对大学生、老年人等资信脆弱人群实施精准营销;通过直播、自媒体账号等网络渠道开展贷款营销,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金融从业资质。

中国互金协会发布贷款网络营销活动倡议。

金融机构为什么要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贷款业务?对金融机构而言,可解决获客的难题;对互联网平台而言,是平台获客后流量变现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平台贷款之所以有吸引力,与随处可见的“借钱”入口有关,也与其宣传的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进行诱导宣传有关。

尤其是一些贷款人不清楚月利率、周利率、日利率,加之一些机构模糊服务费、手续费、违约金等,进而被“带了笼子”。

对此,中国互金协会提出倡议,贷款网络营销内容应当准确、通俗,并以清晰、醒目方式进行展示,不得刻意隐瞒或有重大遗漏,以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进行诱导宣传。

为什么特别提到不得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实施精准营销?

一高校专业人士指出,这与上述群体收入来源有限、风险防范能力等相关,近年来,多地曾发生“校园贷”“套路贷”等网络贷款陷阱,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老年人群体易成为精准收割的群体。

“只需一个身份证,几分钟即可贷款”“最高额度20万,日利率低至3厘起”……“鼓励以上下区间的形式展示贷款实际年利率区间,不宜以‘利率低至某数值’等表述引发客户误解。”互金协会指出,贷款网络营销内容应当以贷款合同条款为准,应当包含贷款主体、贷款条件、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

针对金融机构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倡议指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授信审批、合同签订、资金划转等贷款核心环节。

同时,开展贷款网络营销应当确保金融机构和贷款产品的品牌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品牌相互独立,并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展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名称或相关标识,避免金融消费者产生品牌混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