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播下“希望”的种子 让“梦想”在小屋发芽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希望小屋,托起无数社会散居孤儿的梦想;希望小屋,汇聚八方有志之士的力量;希望小屋,承载万千爱心人士的希望……

“这还是我们的房子吗?”“我特别喜欢这间小屋,以后要在这里好好学习”……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放学归来的申申(化名)姐妹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昔日破旧的房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焕然一新。

崭新的书桌、宽敞的书柜、干净的衣橱、明亮的窗户……对于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申申姐妹而言,这间干净整洁的小屋不仅是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更是她们奔赴梦想的希望所在。

曾经申申姐妹俩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祖父母年事已高,且均患有疾病,家庭的重担让两位老人无力为孙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直以来,能有一间小屋、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书架是申申姐妹俩的梦想。如今,这间为姐妹俩量身打造“梦想小屋”,不仅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在心理上为她们筑起一座“爱的城堡”。

今年3月,共青团临泽县委通过前期摸排、入户走访,最终将申申姐妹确定为受助对象,并于5月开始确定改造方案,依托原有住房,对顶面、地面、墙面进行施工改造,从严把关施工材料、家具和物品质量,保证床、书桌、衣柜、书架、台灯、窗帘配备到位。

“这里是我们的书桌,平常我们都在这里学习,书架上有喜欢看的书籍,我们特别喜欢林冲和鲁智深,想像他们一样勇敢……”“这边是我们的荣誉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有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这2枚金牌是我今年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赢得的……”站在自己的小屋里,姐妹俩热情大方地给大家介绍着。

“房间改造后,孩子们很开心,每天中午回来后都在房间里休息,周末也在里面看书,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这间小屋真的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申申爷爷感激地说。

“希望小屋”建成后,共青团临泽县委还坚持把持续跟踪关爱、服务作为“希望小屋”项目的下半场,通过爱心志愿者与受助对象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关系,定期上门了解姐妹俩的学习情况、检查小屋卫生、送来生活和学习用品、心理疏导,确保志愿服务不断档。

“希望小屋”源于共青团甘肃省委为深入落实“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大会要求,大力实施“爱心扶孤”行动,贯彻省委群团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实施的“希望小屋”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第一批)。2023年9月,团省委安排部署募集社会资金1126003.14元,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该公益项目,重点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社会散居孤儿,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学习生活空间,并配套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探索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

滴答滴答,时针转动到今年6月3日。这一天,在夏河县甘加镇,卓玛(化名)的小屋动工了。

卓玛是一位9岁的女童,父亲在车祸中丧生,母亲在一场事故中意外身亡,目前,和爷爷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在走访卓玛一家过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间藏式小平房,房间布置稍显凌乱,各种瓶瓶罐罐摆满了桌面,角落里布满了灰尘,脸盆、暖壶随意散落在地面上,她和爷爷晚上睡在一张狭窄的小床上。因为家庭的变故,年仅9岁的她无法享受到和同龄人一样“温暖的小屋”。看着卓玛窘迫的居住环境,工作人员一致认为要争取一间属于她的独立空间。

在二次走访考察过程中,通过认真核对信息、测量拟建设房间、与执行方反复商量,在征得卓玛爷爷同意后,决定将闲置的废旧厨房改为“希望小屋”。

7月2日,一间承载着诸多爱心人士的“希望小屋”建成了,卓玛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走进小屋,天空蓝的吊顶、实木墙面板、宽阔的大床让房间显得异常温馨。卓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可以大声邀请小伙伴来小屋一起学习、玩耍……

“希望小屋”名为希望的小屋,这四个字承载了共青团对社会散居孤儿的关心和关爱,承载了像卓玛这样家庭的希望。

“希望小屋”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高度重视项目推进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积极联合教育、民政、乡镇准确选定受助对象,因地制宜灵活配套设计项目内容,科学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及改造效果得到了绝大多数受助对象及家庭的充分认可。目前,全省89个希望小屋全部完成环境改造和硬件设施配备,并已投入使用。

小屋焕新只是载体,唯有精神焕新才能真正帮助社会散居孤儿破茧成蝶。未来,共青团甘肃省委将继续组织实施“希望小屋”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汇聚各方爱心与力量,深化育人实践,扎实开展后续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像申申、卓玛一样的孩子犹如蒲公英一样,坚强、勇敢、自信,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

(中国甘肃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