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起薄薄沙帐,轻摇羽扇,躺在竹席上凉爽舒畅。

此时的情绪像此时的天空一样晴朗明媚,就像天上没事可做的小神仙一样悠闲快活。

这是古人笔下的夏天生活。

真是令人神往,就像《桃花源记》一般,充满神秘色彩,让世人无限遐想。

夏天已经收拾好行囊,正在加快脚步,朝我们走来。

现在福州的气温,能感觉得它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是一个可以开始在树下乘凉,喝茶放松心情的好时候了。

于是,昨天便与一位茶友去了鼓山喝茶。

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说,在他们办公室有许多人喝茶,有人用玻璃杯,有人用保温杯,还有人用飘逸杯,自己也想在办公室喝茶,选什么茶具好呢?

常言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在办公室喝茶,想要有好的体验,选择茶具很重要。

相较于家里有足够的空间,有充足的时间,还有成套的茶具。

在办公室泡茶的茶具,主要应该以实用性和方便性为主。

普通员工在办公室使用盖碗,略显浮夸,通常是有独立办公室的人,才能享此殊荣。

那玻璃杯、保温杯、飘逸杯,哪个才适合办公室泡茶呢?

《2》

办公室喝茶,最好的选择是,玻璃杯。

玻璃杯是办公室里最常见的茶具。

不仅简洁朴素,不占地方,还经济实用。

只要往玻璃杯里投入适量的茶叶,再倒入沸水,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

全程不超过10秒,方便又快捷。

但在投茶量的把握上,要注意一个原则,宜少不宜多。

虽然玻璃杯泡茶很方便,但本质上还是闷泡。

让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会析出过多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容易带来苦涩的滋味。

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耗香气。

权宜之计,只能减少投茶量。

茶叶少了,水量就多了,如此就算闷泡,也不会太苦涩。

喝到剩下一半的时候,继续注水,倒满后又是一杯。

差不多两杯过去,便能满足大半天的喝茶需求。

很多人觉得,玻璃杯泡茶不够精致。

实际上,在江浙一带的绿茶产区,当地人都喜欢用玻璃杯泡绿茶。

越是细嫩,越是高级的绿茶,越适合用玻璃杯。

玻璃杯材质安全稳定,不会吸香吸味,且看起来通透,用它来泡茶,是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多重享受。

闲暇之余,为自己泡一杯白茶。

在玻璃杯里,你能看到茶叶浮浮沉沉,这感觉,非常治愈。

《3》

办公室喝茶,不建议使用保温杯。

保温杯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保温,可以让杯子里的水,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

保温效果好的杯子,早上加入热水,一整天下来,都还是烫嘴的。

秋冬天出门时,不少茶客偏好用保温杯泡茶。

而如今已经五月底,马上进入烈日炎炎的夏季。

再使用保温杯就有点不太合适了。

保温杯长时间高温闷泡,会释放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导致茶汤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长期喝浓茶,还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对身体无益。

若是,实在要用保温杯,一定要用好茶。

在好白茶中,咖啡碱含量是很低的,茶多酚含量是适中的,茶氨酸含量时尤其丰富的。

譬如,《随心泡》以2017年的高上春寿眉为原料。

因为是高山茶,本身茶多酚含量就低,茶氨酸等其它营养物质丰富。

在经历了多年的陈化,又被压成了小小的饼干茶。

一包2.5克,不多不少,泡在300-500毫升容量的保温杯里,过十分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

打开来喝,也不会苦涩。

只闻花香袅袅,药香沉沉,实在是好喝极了。

《4》

除了保温杯,飘逸杯也不建议使用。

飘逸杯算是新兴茶具的代表。

它和盖碗一样,也属于分离式茶具。

有杯、有泡茶内胆、也有盖子。

同时,内胆的滤网设计,能自动分隔茶叶和水,在泡茶的时候,只要轻轻按下旁边的按钮,汤水就会顺势流到底下的杯子里。

看起来,确实还蛮实用的,适合办公室一族。

但飘逸杯的内胆,实际泡茶空间有限,要是投茶过多,没有控制好出水时间,照样会让茶叶变得苦涩。

再者说,飘逸杯的滤网,很有可能会阻挡白茶身上的白毫,让养分无法完全溶入茶汤里。

另一方面,飘逸杯是塑料材质制成的,容易老化。

内胆底部的滤网没有办法拆卸更换,清洗过程很费劲。

日积月累之下,还会积累茶垢。

若是没有及时清洗,很容易导致串味,影响茶汤的原汁原味。

由此可见,很多东西从表面上看,是造福了人类。

但自己亲身体验使用后才会发现,十分鸡肋。

因此,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玻璃杯。

《5》

农作物讲究因地制宜。

喝茶也是。

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合适的茶具,是一个爱茶之人的自我修养。

在家泡茶可以选择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一系列茶具。

但在办公室选择这些茶具就显得浮夸了。

对于上班族,最推荐的茶具还是玻璃杯,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就算平时不下心打碎了也不心疼。

清洗起来也方便,茶水间水一冲便干净了。

正所谓,人各有志。

若是,你喜欢用保温杯或者飘逸杯泡茶,也无妨。

毕竟喝茶全凭本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