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回忆起史铁生,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在《命若琴弦》中的名言,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许多人都知道史铁生是作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而他的一生经历也正如他名字里的“铁”字一样,虽曲折艰难,但他如铁石一般顽强不屈。 北京大院里无忧无虑的童年 时间倒回1951年,那时,史铁生刚刚出生。彼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家中大人忙着上班,将他留下给奶奶照顾。于是,祖孙二人在北京的大院里相伴。院中的海棠陪伴着祖孙二人,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渐起。那可能是史铁生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日子吧。海棠花开,海棠果熟,奶奶伴着史铁生的成长。
再大一点,史铁生开始上学了。海棠,大院与奶奶,依旧是他心底永存的温暖。除了奶奶之外,少时的史铁生最亲密的莫不是大院中的海棠树。写《海棠树里的张望》时,史铁生曾言,“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少时的史铁生几乎一天都在海棠树上。饭在树上吃,觉在树上睡。放学后与奶奶玩耍,有海棠树的陪伴,孩提时的美好不过如此。 病魔缠身 史铁生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运动开展,他自愿到陕北延安的农村去插队。在延安插队的时候,史铁生因为脊髓受损而引起的腰腿疼痛。如果这时马上返回北京,进行治疗,可能还会使病情好转。但史铁生没有,他仍然坚持留在延安,完成任务。
天生质朴的陕西老乡不忍看他辛劳,加重病情。于是,让他学习放牛,喂牛等轻便的农活。祸不单行,在一次去田野外放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让史铁生当夜就发起了高烧。 多日的高烧让史铁生卧床不起,不仅如此,持续的高烧也加重了他原本就腰腿疼痛的病情。烧退后的史铁生发现自己难以正常行走,于是,他被紧急送回北京。 回到北京的史铁生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尽管医生拼尽全力去抢救,但仍没有挽回他的双腿。在21岁生日的当天,史铁生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双腿。从此以后,他只能坐在轮椅上。针对他的情况,他也被安排进了一家工厂工作。
原以为这样已是不幸,但上天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30岁那年,史铁生患上严重的肾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后竟演变成了尿毒症。从刚开始的吃药到后来每周三次的透析,让他的肾脏背负着巨大的负担。而在疾病的折磨下,他迅速地瘦了下去,不仅如此,他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重拾写作 从一个健康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如今瘫痪的重病缠身的病人。这段心路历程,让史铁生窒息。瘫痪让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身边的家人朋友对他的劝说,安慰也无效。 他甚至想过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直到他看到了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城市之光》。在电影中的这一幕,卓别林救了要自杀的女主角,并对她说,“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
大师的话语无疑给失去希望的史铁生当头一棒。他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他不再暴躁,不再寻求死亡。现在的他充满了生机。他已是一个焕然一新的新生命。 从那以后,31岁的他开始了他的写作之路。他的作品充满真情实感。《我与地坛》写出了残疾人士寻求希望的艰辛,并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务虚笔记》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充满哲理的思考,引发读者睱想;《记忆与印象》写出了优美的故乡,美好的世界,以优美的诗意把握世界。 写作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与文字地徜徉间,他不再怨恨命运的不公,而是积极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他也不再暴躁,学会了自我嘲讽,戏称自己“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他不仅担任了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还担任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感染每一个不幸的人,帮他们走出困境。 遇见爱情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人们常常这样说,劝人或者自慰。这样说的时候,一定是为了一往事的波涛又在浸痛尚未结疤的伤口。”史铁生在《爱情的命运》中的一段话用来形容他和他的妻子陈希米之间的爱情正好。 也就是这篇《爱情的命运》,连接了陈希米和史铁生的爱情。此时的陈希米还是西北大学的学生,她与史铁生虽分隔两地,他们10年间也一直用心交流。但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1989年,史铁生病情加重,陈希米去见了他。“你正是我想象的样子。”这是史铁生对陈希米的第一句话。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们结婚了。28岁的陈希米和38岁的史铁生。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大摆宴席,但他们却许下了一生的承诺。从此,史铁生的身旁有了陈希米,她成了他的双腿,他为她读诗。琴瑟和鸣,岁月静好。或许这是史铁生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吧。 但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不久,史铁生的病情恶化,隔天一次的透析,让陈希米更加辛苦地照顾他。但那又怎样,只要有你,那又何妨。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陈希米遇到了史铁生,从此是更好的陈希米;史铁生遇到了陈希米,从此是更加顽强的史铁生。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史铁生的一生,21岁瘫痪,31岁写作,59岁去世,虽身患重病,却仍然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史铁生逝世后不仅将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他的眼角膜捐献给患者,他的肝脏移植给天津的病人。他虽然离开了,却仍将奉献延续了下去。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