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大约有70亿只新孵出的小鸡在出生不久便面临被送入粉碎机的命运,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鸡类作为人类饲养数量最庞大的家禽,其数量之多在所有家养动物中也是首屈一指。鸡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睐,不仅因为其肉质鲜美,还因为它们适应力强、易于规模化养殖,并且产蛋效率极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鸡类每年能产出超过1.3万亿枚鸡蛋,而人类每年消耗的鸡肉数量也高达660亿只,几乎占据了人类优质蛋白来源的半壁江山。

然而,这些为人类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鸡类,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每年有大约70亿只小鸡在刚刚破壳而出时就被送入粉碎机。这背后的原因,与鸡蛋的产量和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鸡蛋作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国每年消耗的鸡蛋数量就高达4000亿颗。为了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蛋鸡来产蛋。商业化的蛋鸡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产蛋能力远超普通母鸡,一只蛋鸡一年能产下约202枚鸡蛋。

为了保证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部分鸡蛋是受精的,以便孵化出新的蛋鸡。控制鸡蛋是否受精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或在一定时间内放入一定比例的公鸡来实现。然而,后者的准确性不如前者,因为不能保证每只母鸡都能成功受孕。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照蛋员,他们通过观察鸡蛋内部的血丝来判断蛋是否受精。

受精的鸡蛋会被放入孵化器中孵化,但孵化出的鸡是公是母通常只有在孵化后才能知晓。有经验的工人可以通过观察小鸡的泄殖腔来区分性别。母鸡会继续被饲养,成为下一代的产蛋主力,而公鸡则因为生长周期长、食量大,通常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最终会被送入粉碎机。

然而,随着人们对这种处理方式的道德质疑,科学家们也在寻找替代方案。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减少小公鸡的死亡:一是从市场角度出发,例如将小公鸡卖给小孩作为宠物;二是从鸡蛋入手,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受精卵判断鸡的性别,从而在孵化前就进行性别筛选。

鸡类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之一,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高产蛋能力赢得了人类的青睐。尽管在利用鸡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道德争议,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种直接绞杀雏鸡的做法将会越来越少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