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路上,父母最怕的,就是娃吃不饱!尤其是小月龄的娃,他们不会开口说话,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格外担心。

父母很清楚:喂养,是育儿路上的一大难题。过度喂养,或者吃不饱,都可能会给娃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尤其是过度喂养,会伤及宝宝的脾胃,出现消化方面的问题。而且吃多了,还容易让宝宝长胖,诱发更多的健康隐患。

这些信号告诉父母:吃饱了!

1、吮吸速度减缓

宝宝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他们都会大口的吮吸,一刻都不敢耽搁。可是,随着他们逐渐吃饱后,吮吸速度就会慢慢减缓。

出现这种信号时,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他的胃部充满了食物,已经没有空间再快速吮吸来满足饥饿。

2、注意力分散

仔细观察会发现:宝宝吃饱和未吃饱的时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没有吃饱时,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吃奶上,浑身都在用力吮吸;而吃饱后,他们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

周围的环境、人和事物,就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他们会偷偷观察大人的表现,甚至还会跟大人互动。

3、推开奶瓶或乳头

虽说宝宝不会说话,但他们会用自己推开奶瓶,或者推开奶头的方式告诉大人:我吃饱了!

别看宝宝年龄小,其实他们很聪明,吃饱的时候,就会主动拒绝进食。这个时候,倘若父母强行把奶瓶或乳头塞入他们口中,宝宝也会哭闹着抵触。

4、发出满足的声音

宝宝跟大人一样,吃饱喝足后,也会打嗝,或者“咕噜”。用这些声音告诉父母:肚子吃饱了,不能继续吃了!

这个时候,为了宝宝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这些候,请父母记得将他们竖抱,轻轻地拍打宝宝的背部,直到再次听到打嗝声为止,也能预防小月龄宝宝吐奶。

5、排尿和排便次数增加

吃饱后,生理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宝宝排尿和排便的次数,有很明显的变化。父母也可以观察娃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判断他们是否吃饱。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吃进肚里的食物通过尿液、粪便代谢出来之后,宝宝又会进入新一轮的饥饿状态,宝妈也要适量喂养,别饿着娃。

新手宝妈,如何避免过度喂养呢?

作为新手宝妈,还没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难免会手忙脚乱!担心过度喂养给宝宝造成伤害。别担心,只要掌握这些喂养技巧,也能让宝宝惨遭“折磨”。

技巧一: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

所谓按需喂养,就是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喂养,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或者父母的主观意愿进行喂养。

按需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而且还能避免过度喂养的情况出现。

所以,宝妈应该根据宝宝的吮吸速度、注意力分散情况,以及他们的关注力等信号进行判断,针对性喂养。

技巧二:控制喂奶量和频率

宝妈在喂奶时,应该学会控制喂奶量和频率。宝宝不懂表达,那自然就需要宝妈多操心,养成记录宝宝吃奶的习惯。

喂奶量,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和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跟大人吃饭一样,可以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但要避免一次性喂得多的情况出现。

喂奶的频率,也要结合宝宝的实际需求,切勿频繁。

尤其是宝宝已经吃饱的状态下,就不要再强迫他们继续吃。

技巧三: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半岁左右,宝宝就可以添加辅食,不用在过度依赖奶粉或母乳。从小,就要帮助他们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身体生长及发育大有好处。

说到添加辅食,在食材的选择上,父母要注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在宝宝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循序渐进的让他们接触多一些的食材。

蔬菜、水果和肉类按量添加,确保宝宝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和口味选择,避免对宝宝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写在最后:别让爱成为伤害,过度喂养对娃的伤害太大,相信妈妈们喂养的初衷是让娃健康,而不是让他们受到伤害。所以,宝妈在喂养方面要观察、记录,时刻关注宝宝的身体和情绪变化。

#成长的答案#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