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里面说:“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个⼈,⾃⼰的道德品性是根本,而才能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的枝末。德,就像树根,才,就像树的枝叶,树根不牢固,枝叶是不会茂盛和长久的。
什么是德不配位?当一个人顶着名不符实的光环时,就是在欺骗世人,在一个人享用着与实力不匹配的资源,就是在慢慢消耗自己的智慧;当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胜任职位时,于人于己就会非常危险;当一个人的地位高了,但贡献和地位不相匹配时,就很容易招来周围人的嫉妒甚至会遭人暗算。
⼀个没有德性的⼈,才华越⾼,整体就越差,办坏事的可能性就越⼤。有才⽆德办坏事,有德⽆才难成事。⼀个有德的⼈,⽆论怎么样都不会危害到别⼈,虽然他没有能做出⼀番事业的才华,但可以克⼰修⾝、成就⼩我,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有才⽆德的⼈就很可怕了,这样的⼈会运⽤⼀切⼿段来求得成功,才华越⼤,做出的事情就越坏,对他⼈就越有威胁。
司马迁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历史上也有很多有才⽆德的⼈。这些⼈才华横溢,但他们却把才华⽤在了谋取私利、勾⼼⽃⾓上,他们的才华没有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反⽽害苦了天下⼈。德性⾼超是才能的师⽗,才能只有在⾼超品德的教导和引领下,才能发挥作⽤。现在社会上有个别人头顶“专家学者”光环,但是德性不足,他们错误和误导大众的言行和作品,比普通人的所产生的危害更大,因为这些人的才能会被出版宣传,如果德不足,就会污染人心,污染社会风气。
《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道德不够上乘的人,难以有崇高的信念与理想。才能在自己领域上不够突出的人,难以有渊博的知识和见解。
从人性分析,德不足的人典型特征,就是把自我放在所有事物的首先位置。比如为了自我的面子,有些所谓的名人学者在面对学术现象时,即使是自己明显错误,也要强词夺理,无理也要讲三分。有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不顾客观事实,甚至违背自然规律,历史上赵高的指鹿为马就是这样的。
还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情绪,只管自己快乐,不管别人如何。比如职场上有个领导自己心情不好,业绩没有完成,于是对员工大发雷霆,甚至进行职场霸凌。社会上有的人平时性格比较残忍,刻薄,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遇见比自己更弱的群体的时候,往往就会通过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他们这种快乐。实际上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的基础上的。曾经看到一篇报导,内容是某高档小区的一名保安,为了阻止外卖小哥进入小区,不是善巧方便处理,而是颐指气使,导致相互之间爆发肢体冲突,最后把外卖小哥打成重伤。这些都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品德不足的现象。
这种德性不足现象的本质是自私,但因为这个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所以受损失的首先是自己,也就是说得了面子却丢了里子,得了小利益却后患无穷,就像一个人为了弥补一个谎言,而不得不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
老子有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看到有之以为利,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好处。他们担心这个利益被别人抢去,被别人得到。所以极尽手段,以自我为中心去得到。这种思维误区导致看似聪明,实则愚昧,看似聪明一时,实则遗患无穷。
为什么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因为有的人意识里面不承认德的品格性,更不承认德的能量性,不能认识到德的能量的存在性和营养作用性。这个“有之以为利” 的惯性思维,已经深深植入一些人的意识里了。当被这个“利”字深深地挂住、捆住以后,就忘掉了才干这个有之以为利的来源,其实是无之以为用的德,德的品格不足、德的能量不足,才干也就难以真正体现出来发挥正确作用。
“有之以为利”背后的动力来源是“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良好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能量才是支撑利益长久保持的根本。一个人道德品性和道德能量不足,就很容易自私自利,就会导致信息闭塞,真正优秀的人会敬而远之,于是接触不到高层次的优秀的圈子。从表面上看,暂时得到了所谓的利益,实际上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最终吃亏的以后还得用十倍,百倍,千倍的付出去弥补和修改自己的错误。
人类的精神系统如同肉体一样,需要精神的食粮进行营养,才能具有充分的活力,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黄帝内经》还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性与命结合的双重结构。这段话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这也就是说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质方式,营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杂粮等有形食物的气,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肉身。德的能量在体内流动和食物所转化的气在体内相搏,因而使生命具有活力。
《黄帝内经》中说:“天炁,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也就是说,道依德显,而德又以炁的物质方式,呈能量性存在于宇宙时间和空间之中。德即是炁,炁即是德,炁就是清净光明的德性能量。
我们看“德”字,左边的双人旁(彳),是众生的代义。这德字的右边:上面的一个“十”,下面的“四”和“一”、“心”等,这几部分就共同组成深刻的含义:修持德性的人,要一心为众生做到十种善行,去信守四项行为准则。在一心做到十种善行和遵守四大准则的基础之上,去服务于众生,这就是德!这就是从“德”字义上解释的这个德。
通过这个“德”字的构成,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对于如何使自己子孙不要离开德和道,的确是达到了一种高智慧的状态。这其中的十种善行和四项行为准则,要求我们真实不虚地去做到,那才是真正的德的品格性!我们对自己的心身,如果具备了“德”字对我们品格性的要求,使德性的品格性要达到要求,把这个框架建立起来,才能够承受这个能量性。一个人有了品格,才能承载德的能量,而有了这两者的才干,才能长治久安,永葆幸福。
总结:
综上所述,德才兼备,德在先,是基础,有德才能真正有才。看看一个人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是否符合了这个顺序和原则,也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才干到底是否真实,是否值得我们去选拔任用到自己公司里,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心身精力去长久结交下去。
老子在《德道经》里面指出:“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德、才都配得上。只有匹配甚至贡献大于地位的时候,做事情才会容易成功,这叫厚德载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