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这一年对我国来说,是国际关系上至关重要的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率领代表团对我国正式开始外交访问。
俗话说的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于我国这么一个“美食”大国来说,如何款待美国总统成为了头等大事。
关键时刻,还是周总理一锤定音,选定了“淮扬菜”!
对于中方的盛情款待,尼克松十分满意,甚至将国宴上的一道菜全都吃光了,这道菜到底有什么来头?
“天下美味淮扬菜”
自从建国后,我国先后跟其它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国家之间,其实也跟普通百姓之家一样,当有贵客登门时,自然而然,也就需要盛情款待一番。
要说美食,中国是公认的美食大国,天南海北,煎炸烹煮,可谓数不胜数。
但问题在于多了也就带来了另一个难题,那就是选定何种美食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外国友人来说,吃惯了汉堡牛肉、喝惯了可乐、牛奶的他们并不一定能习惯,如果贸然凭着自身喜好选择,到时候不合贵客们的胃口,可就有失礼节。
所以,尽管当时名厨众多,如何为国际友人制作美食还是一大难题。
幸而有周总理,总理不仅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对各类美食都有研究。
尤其是对于家乡的“淮扬菜”,更是情有独钟。
我们知道,周总理家乡是江苏淮安,淮安的美食特色就是流传千年的“淮扬菜”系,而淮扬菜,咸甜可口。
它不像川菜、湘菜辛辣,也不像苏菜那么甜腻,更不像粤菜那么寡淡。
而在刀工上,它也是极其讲究,比鲁菜、东北菜系更能上的了“台面”。
最重要的是,它的菜品没有动物内脏这些,对于外国人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
所以,在周总理的提议下,淮扬菜也就成为了各国外宾桌上的首选,也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赞不绝口。
而这次,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到来,更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淮扬菜自然也就成为了“首选佳肴”。
为了筹备这次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周总理更是亲自选定了菜单,各个淮扬菜大厨也是一展身手,所有人都在紧张等待尼克松的到来。
“完美的访问”
2月21日,尼克松总统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
为了迎接尼克松的到来,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
短暂的欢迎仪式后,尼克松总统在周总理的陪伴下,立即驱车赶到了中南海,与等待在那里的毛主席进行交谈。
毛主席本人一如既往地谈吐大气、幽默,双方在愉快轻松地氛围中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这是自朝鲜战争后,中美两国时隔20多年的沟通,也是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面对面交谈,寓意不言而喻!
接下来,便是欢迎宴会。
宴会上,周总理及尼克松总统先后致辞,双方一致强调中美双方应该摒弃成见、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争取尽快正常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致词结束后,周总理陪伴尼克松总统入席,晚饭国宴正式开始了。
为了这次尼克松的到来,淮安本地最有名的淮扬菜大厨都被邀请到北京,共同合作下准备了一大桌子满满地淮扬菜美食,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望着一大桌子美食,尼克松总统也是胃口大开,一个个细细品尝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尤其是在吃到一道白袍虾仁时,一只接一只,筷子一连没有动到其它的菜。
陪同的工作人员也都十分知趣,大家都不再碰那道菜,不知不觉中,整盘菜竟然被尼克松总统一人吃完了。
宴会结束后,尼克松总统显然用餐十分愉快,这让大家在欣喜之余。
不免好奇,白袍虾仁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得到了总统的喜爱。
其实,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只是对于虾仁的来源比较特殊一些,虾仁必须用洪泽湖打捞上来的新鲜青虾。
有了青虾之后,去腥调味,之后热锅凉油,直接放入锅中翻炒就可以,最后出锅时候撒上一层水淀粉,滑腻爽口的白袍虾仁就做成了。
这道白袍虾仁也随着美国总统的到来,而打出了名气,受到民间的热烈追捧。
因其做法简单,很多人也都可以在家中自己烹饪,只是火候的掌握有差异,做出来也都众口不一。
回国后,尼克松总统对于这道美食,显然念念不忘。
他曾经在美国各地,寻找能够烹饪这道菜的厨师,重金邀请他们再次为他烹饪一次。可见这次中国之行,想必对于他来说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这次之后,白袍虾仁甚至成为了国宴上的“第一热菜”,受到了其它国际贵宾的追捧。
只是后来因为条件限制,远程运过来的青虾总是奄奄一息,所以慢慢地,这道菜也就撤了下来。
但无论如何,这次的访问是成功的。
经过这次中美接触后,双方在以后的岁月里关系明显地缓和了过来,过去的敌对状态慢慢消失,友谊的双手正在一步步拉近。
最终,七年后,中美两国正式确定了建交关系,两国关系正式恢复正常,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对于中美两国,以及世界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
如今,中美两国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建交历程,尽管双方有过摩擦,但合作、交流永远是中美两国的主要旋律。
我们也应该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有所期待,毕竟“合则利、败则伤。”
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否认。
其实,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各个菜系也都让人赞不绝口。
中国地大物博,一方山水养育了一方百姓,也形成了各地独特的饮食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正因为这些美食的存在,让我们不管长大后走到哪里,都会想起家乡的味道。
这是一种故乡情结,是一生都不能忘记的记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